2)第八百八十六章 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_朕就是亡国之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一员?

  「说起这汉元帝,汉宣帝曾言:乱我汉家者,太子也。」

  「汉宣帝明知道自己的儿子坐这皇位要乱了汉室江山,但因为汉宣帝早年间流落民间,半生飘零,汉武帝末期的巫蛊之祸,戾太子刘据的后人险些断绝,又因为故剑情深,这汉元帝的母亲是被霍光夫人害死的许平君,最终汉元帝得继大位。」刘永诚说起了汉元帝,面色就极为复杂。

  说起汉朝来,人们总是下意识的以汉唐雄风并称,可是这说起西汉,说完了汉武帝、汉宣帝之后,

  大多数人都直接奔着西汉末年的王莽篡汉去了,仿佛中间的几十年,几个皇帝不存在一般。

  汉宣帝驾崩之时,汉室江山已经来到了前所未有的顶点,而汉元帝接手的汉室江山,是个最为鼎盛的大汉朝,也正是在汉元帝手中,汉室由盛转衰。

  汉元帝像谁?像稽戾王。

  都是正统继位,都是盛世

  继位,都是宦官僭越神器,都是党锢盈朝,都是兴文武,都是民不聊生,都是由盛转衰。

  唐兴靠在椅背上,转动着茶盏,看着窗外的月色补充道:「汉元帝刘爽还是太子的时候,有次和汉宣帝奏对,刘爽对汉宣帝说:陛下持刑太深,宜用儒生。「

  汉宣帝大惊失色,教训道: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且俗儒不达时宜,好是古非今,使人眩于名实,不知所守,何足委任!而后更是严厉的说道:乱我汉家者,太子也。」

  汉元帝刘爽崇尚儒家学问,被汉宣帝批评的这段,唐兴是知道的,汉宣帝的这段霸王道杂之,更是道尽了汉元帝之前的汉室制度,虽然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但是总体来说汉家制度,还是霸王道杂之,儒皮法骨的基本格局。

  刘永诚眉头紧锁的说道:「这刘爽一继位,就招了大儒王吉、禹贡进京奏对,这王吉走到半道上人就死了,这禹贡进京,指着刘爽的鼻子一顿臭骂,例数政策不仁,刘爽就问,那该如何?禹贡说:天子应该勤俭,这节俭当为首务,削减皇室度支,用以国用,刘爽便照办了。」

  「若是其他也就罢了,比如不用的离宫别苑行宫停止修鳝,减少民间一百余处官祭汉室祖祭等等,可是这禹贡让刘奭削减羽林卫的规模,减少军支,这刘爽一应照办,实属不当。」

  刘永诚说的第一条就是兴文區武,这减少军支四个字,虽然看似轻便,可是把大汉军的脊梁骨差点抽断了。

  连那塞外的匈奴左翼郅支单于,都敢对大汉朝龇牙了,要知道经过汉武帝和汉宣帝的持续不断的教训,匈奴人比那挨了打的狗,还要老实万倍,但是这郅支单于杀了大汉使臣谷吉。

  在大汉朝的年代杀汉使,这不是龇牙,这是国耻。

  唐兴想起了一个旧闻,笑着说

  请收藏:https://m.bqgm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