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百九十八章 《论世界帝国》_朕就是亡国之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殊方异域慕化称臣,自然是英武韬略。”

  拍马屁,尹凡一个外番蛮夷自然拍不过马欢,马欢这就是个打个圆场,防止气氛就如此僵持下去。

  朱祁玉并没有搭话,而是继续聊着泰西的趣闻。

  比如尹凡就谈到了泰西被奴役的人。

  ‘人人皆有其等级’的大方向下,教皇格雷高里也对着人民宣布:法律面前不能人人平等。

  “大明也有八辟八议,虽然已经完全看朕的心情去宽宥了。”朱祁玉谈到了大明的司法也不公平。

  尹凡颇为激动的争辩道:“不,我尊贵的陛下,教皇确立了一条原则:任何下级都不能起诉他的上级。”

  “也就是说农奴、佃户、农夫、村民、市民、侍从、贵族各等,比如农夫是不能状告村民的。这和大明朝的八辟八议完全不同。”

  尹凡了解过大明的八辟八议,完全是大明皇帝的非刑之正的一种体现,完全取决于皇帝临时酌量特予加恩,皇帝是否愿意宽宥。

  “好吧,朕理解错了。”朱祁玉这才意识到什么叫等级森严,他毕竟不是泰西人,并不清楚这一点。

  作为万恶的封建社会,朱祁玉行制也是要和朝臣们商量,而后交给廷议廷推,最后才是颁旨,于谦偶尔还会和朱祁玉有政见不合之时,而大明的势要豪右需要用‘家人’这个概念去规避律法的约束,大明是礼教森严,而泰西则是等级森严,这的确不同。

  朱祁玉不懂泰西的恶,也很正常,毕竟他没有置身其中。

  大明朝是洪武年间,有百姓拿着《大诰》扭送达官贵人入京敲登闻鼓的大明朝。

  尹凡颇为感慨的说道:“但丁在《论世界帝国》中有另外一句名言:最高贵的民族理应高居其他民族之上,罗马民族是最高贵的民族,大自然注定了他们一统天下。”

  尹凡补充了他阐述泰西历史的论据,是但丁的话。

  大明的华夷之辨和但丁的‘最高贵民族’完全不同,大明的华夷之辨的解释,是随着不同历史时代,有着不同的表述。

  大明华夷之辨的表述,在中原处于分裂之时,声浪愈高表现为华夷大防。

  在中原处于统一之时,表述为文化优越。

  除正义性的保卫华夏时的武装外征外,历朝历代,很少有无故征伐周边四夷的行为,因为这要被看成是‘不仁’和‘无德’。

  尼古劳兹曾经尖锐的批评过大明这种温和的文化,将其统一描述为高道德劣势,为此曾经和胡濙激烈争辩,这也是唯一一个胡濙输掉过的议题。

  胡濙从未在礼法上输过哪怕一阵,但是这个议题,胡濙的确是输了,大明的确有高道德劣势。

  比如大明曾经多次赈济鞑靼、兀良哈、瓦剌部,而且贯穿整个大明历史,从洪武年间到崇祯年间。

  万历四十五年,上年水灾胡地尤甚,饥寒已极老弱填壑

  请收藏:https://m.bqgm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