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百九十五章 读书人的心比墨还黑_朕就是亡国之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于谦同意胡濙的说辞,斯拉夫人和泰西的日耳曼、法兰克、昂撒逊人打的越是凶残越好,只要他们一方不能消灭彼此,就会一直打下去,这符合大明在西域的利益。

  朱祁玉这才点头说道:“朕以为如此甚好。”

  “陛下要宣见尹凡三世,礼部应如何其沟通?”胡濙问起了具体的事务,大方针敲定之后,如何实施,就是接下来的议题。

  朱祁玉笑着说道:“有的时候,做坏事说好话更管用。杀君马者,路旁儿也。”

  想要杀死一个人一定要骂吗?

  其实不是,而是捧。

  朱祁玉说的杀君马者,路旁儿也,出自东汉末年文人应劭写的《风俗通》,大约和《尹索寓言》、《天方夜谭》一样的民间风俗故事会。

  东汉时候,高官食用厚禄,他们的马也长得膘肥体壮,有一次某大员出行,围观的人纷纷拍手叫好,骑者就不断催动马匹,结果骑者的骑术不精,马匹力竭而亡。

  想要做事,不一定要骂,也可以夸。

  过分地赞扬和吹捧,让被赞扬者变得虚荣自负,招致他人反感,使被称赞的人,在言语之下逐渐迷失自我,最终走向毁灭。

  有时候想要毁掉一个人,你只需要夸他就行。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自知之明,是一种很少有人拥有的大智慧。

  比如大明皇帝就不擅长指挥作战,所以干脆就直接不参与,只是上前线为军事行动做充分保障、鼓舞士气。

  “臣以为不妥。”胡濙往前探了探身子说道:“陛下,这夸赞之事,礼部来说,陛下还是以劝谕为主。”

  胡濙的意思很明确,这种脏活累活,陛下出面干不合适,还是他们这些读书人做合适些,一来,他们很擅长此道;二来,则是政治余地。

  第三个原因则是陛下是大明的皇帝,皇帝作为亿兆瞻仰之人,就必须是英名无损,功业无垢,是道德的高地,是完美的化身,即便是为了皇位杀兄这等违反了五常大伦之事,那也要说成大义灭亲。

  “臣也以为这些事,还是臣来做便是。”于谦也是认为不妥,颇为郑重的劝谏。

  陛下英名无损,功业无垢,是于谦实现他天下人人为私,陛下一人公耳的政治理想和主张最重要的保证。

  这是礼制,于谦和胡濙从来没有超脱千年来,君君臣臣的框架。

  朱祁玉虽然很想亲自拱火看看热闹,但最终还是从善如流、良言嘉纳。

  脏活累活,臣子来做,美名赞誉,皇帝承担。

  而此时的尹凡三世,正在大明会同馆驿内,焦急的等待着大明方面的决定,他很想要见到那个如同人间神祇的大明皇帝,他迫切的想要见到,那个将大明从最危难时刻解救的人,是何等模样。

  尹凡三世从撒马尔罕来到大明的路上,非常的顺利,他本身是个很胆小的人,但是这一

  请收藏:https://m.bqgm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