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五五二、水穿城下作鸣雷(四)_明末风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一带俞国振经营过一段时间,因此也有新襄的谍报系统在。但是洪灾同样也摧毁了新襄的谍报网,这个时候得到消息最快的,还是官府。听得有足足六百万人受灾,俞国振不禁又是一叹,哪怕需要异地安置的只有两百万人,这也不是他现在能够解决掉的。

  “我已经下令,将新襄七成以上的海运力量都调来。我准备进行连续转运。”俞国振道:“在羊角沟设前线大本营,在七日内建成能够让二十万人临时安置的住所。主要是夯土为墙。只要能挡风遮雨即可。然后利用运力,争取每个月能运三到四万人去耽罗,再从耽罗将人运到大员岛。”

  说到这里,俞国振心中想到被任命为基隆总督的王传胪,他现在应该接到自己的命令,想来正头痛中吧。

  如同俞国振所料,基隆总督王传胪刚将他的命令狠狠摔在了桌子之上。

  “这个南海伯。当真是……当真是妇人之仁!”

  王传胪口中如此喃喃,心中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

  自古以来。称王称霸者,都是用的帝王之术。帝王之术的一个原则就是除了自己,任何人都可以成为棋子。对百姓仁爱,那是要将百姓当成棋子,而毫不犹豫对百姓挥起屠刀,那也是将百姓当成棋子。象俞国振这样,真的将百姓放在第一的,绝无仅有!

  政治原本就是虚伪的,对此王传胪早就认识得清楚,俞国振这番仁心,也有其虚伪的一面,说到底,他不过是不愿意过早接手这烫手山芋。但至少在他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他甚至不惜影响自己的计划,也尽力去维护百姓,尽己所能去救百姓了。

  “这事情靠着我民政部门,是办不成的,需要整个基隆都运转起来。”

  王传胪眯着眼睛想了好一会儿,然后做出了决定:“去请丁毅,还有谷荪,这种伤脑筋的事情,可不能让我一个人来,唉,当初就不该答应南海伯来当这个总督。”

  不一会儿,负责军务的丁毅与法务的谷荪便一齐来到了王传胪面前。

  新襄的总督体制下,总督是地方上的长官,但真正由总督直接管辖的,只有民政,军务和法务,总督只是有监督过问的权力,实际上则掌握在军备官和法务官手中。即使是总督中权力最大的将岸,他也不能直接干涉到军队的训练、人事安排,唯有战时按照俞国振的授权,才有临时的决策权——指挥权却仍然在军务官手中。基隆同样如此,在郑家被消灭之后,基隆完全处在新襄海军的保护之下,因此军备相对要简单些,被任命为军备长的,也只是虎卫中的营正丁毅。

  “南海伯的意思你们应该都明白吧。”在二人都看完俞国振的命令之后,王传胪叹了口气:“我的志向,始终是搞实学研究,南海伯赶鸭子上架,让我来当基隆总督,我原以为是个闲差,不曾想他却在这里等着我。看他的意思,分明是要将此次黄泛区的移民,大半安置到大员岛来。我记得大清河所经府县人口总共加起来有六百万之众,这么多人……便是只有其中十分之一要转移,也就是六十万!”

  听到“六十万”这个数字,丁毅与谷荪也都露出为难的神情。

  “我倒是有个想法,还没有报告给南海伯,咱们三个先探讨一下,成熟之后再报过去。崇祯十二年起,南海伯在昌化进行的试验,你们都看了相关报告吧?我想何不干脆就在大员岛择地设县,按照当初昌化的模式,每县派五百人的工作组……”

  丁毅与谷荪都聚精会神地听着王传胪的话,只听了个开头,两人心中暗暗服气,无怪乎虽然王传胪并不是新襄自己体系培养出来的人,俞国振还是任命他为基隆总督,原本极为麻烦的移民安置工作,转眼之间,便被他安排妥当了。(未完待续)

  推荐都市大神老施新书:

  请收藏:https://m.bqgm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