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36章 碳复合物和钙钛矿材料_攀科技真的好难啊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论文,接到了郑渠的电话,说转基因抗旱植物研究方面,有一点小突破。

  简单来说,就是通过碱基基因编辑技术,让几种常见的能适应干旱环境的植物,增强了储水特性,实验室内算是成功,马上要进行室外实验。

  室外实验同样不简单,不仅仅要检验转基因之后植物的储水能力,更要检测这种植物会不会对现有干旱生态环境造成影响,诸如转基因植物的目的基因会不会发生逃逸,通过异花授粉或者与近缘种杂交从而产生新的品种等等环境和生态问题。

  只有解决了这些,这种增强储水能力的抗旱植物,才可以用来推广。

  如果按照正常的流程,室外实验过程需要很久时间,但现在有培养液这种东西存在,这个时间将会大大缩短。

  陆羽点头表示知道了,又问起了其他特性的转基因植物进度。

  郑渠说他们还在进行能从空气中直接吸收水分的抗旱植物研究,只是现在遇到的难题不小。

  前面已经说过,植物的叶片是要进行蒸腾作用,由此产生的压力才能让植物的根部从土里吸收水分、并运输到植物各个部位。

  如果叶片的蒸腾作用减弱或者彻底消失了,即使有水分,植物同样很难存活。

  转基因植物从空气中吸收水分,同样是通过叶片,又要蒸腾又要吸收,这是两种完全相反的运行系统,要解决的难题自然不少。

  植物的蒸腾作用减弱,同样会影响根部的发育,没有强大的根系,抗风和生存能力又会大降。

  适应干旱环境倒是可以了,但说不定大风一来,这些植物全都倾倒,生存都生存不下来,还谈什么固沙。

  要知道,荒漠化严重的地区,往往都有大风天气,有时候还会有极端天气。

  ……

  陆羽跟郑渠说不用太着急,连基因编辑问题都能解决,这些问题自然也能解决,无非是时间长短罢了。

  又聊了很多关于实验的话题,这才挂断电话。

  陆羽坐在书桌前,有一搭没一搭的想着事情,现在转基因植物研究渐渐走上正规,等研究抗旱植物积累足够多的经验,那么吸收更多二氧化碳气体的植物、净污水的植物等等都可以展开。

  甚至在未来,适应其他星球环境的植物也可以期待。

  光生存还不够,还能担负改造星球大气的任务。

  越想,陆羽就越期待那一天早日到来。

  点了一根烟,陆羽收拾好思绪,开始翻看论文,前路是明朗的,前路也是遥远的,但只要保持前行,总会到达。

  下午的时候,陆羽照例去到一个项目组,这个研究团队是由资深研究专家朱俞烽带领的,此前一直在研究碳元素相关的新材料。

  不过此时项目组里人不少,另一个资深研究专家任成鸿也在,一圈人似乎正在兴奋的讨论什么问题,连陆羽过来他们也没注意到。

  ……

  听了一会儿,陆羽算是明白了怎么回事,朱俞烽的团队在研究碳元素相关新材料的时候,无意间研究出一种碳复合物。

  这种碳复合物除了具有一定的耐高温特性,还具有吸收几乎全部的太阳光谱,这让研究团队的诸人同时想到了太阳能发电。

  而任成鸿以前恰恰从事过光伏电池板材料的研究,对光伏发电有比较深的了解。

  朱俞烽找任成鸿稍一接触,两个团队随即开展了具体验证,根据实验结果,这种碳复合物制作的涂层,可以很有效的帮助光伏电池板吸收太阳光。

  任成鸿认为,有了这种涂层,再加上钙钛矿材料增加光电转化率,光伏发电效率将会大大提高。

  目前硅太阳能电池的理论光电转化率上限值为33%左右,而商用硅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化率一般在15%左右,高效硅太阳能电池能达到20%左右。

  他们现在在讨论的是,光电转化率能达到多高,有没有可能突破理论值,如果将碳复合物涂层换成最为理想石墨烯涂层,加上其他结构,光电转化率能达到何种惊人的程度。

  石墨烯这种材料,有极好的电导性和透光率,如果不考虑生产成本,运用在太阳能发电上,是最为理想的材料。

  仅仅是最为涂层,就能够极大的增强光电转化率,更不用说用石墨烯来制备太阳能电池板。

  ……

  请收藏:https://m.bqgm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