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17章 新能源汽车_攀科技真的好难啊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直强调,他们是迄今为止唯一一家用市场换来技术的国内汽车企业。

  听听这话说的,反正不知道别人怎么想,陆羽是总感觉哪里不对劲。

  仔细品一品的话,居然还品出了沾沾自喜的味道。

  事实上呢,在传统能源汽车领域,某晨集团除了引进BMW的发动机生产线之外,并没有在底盘、发动机、变速箱、以及智能化和新能源等领域做大力研发,始终缺乏自主研发能力。

  整个某晨系,缺乏核心技术支撑,不仅没有迈上新高度,反而让“中华”和“金杯”品牌日益衰落。

  现在更是和BMW签署协议,2022年前,BMW将从某晨集团收购某晨宝马25%股权,届时,某晨集团的占股将减少到25%。

  要知道,从2011年起,某晨宝马每年为某晨集团贡献的净利润占比高达90%以上。

  如果不是某晨宝马,集团的财报不知道要难看多少倍。

  ……

  想到这些,陆羽有几分感慨。

  前苏国的大佬,在漫天风雪中坐着黑色的伏尔加汽车驶过红场。

  霓虹国的财阀,往往坐在皇冠车中,现身银座的街头。

  华尔街的商业巨头,也通常坐在加长的林肯车里遥控市场。

  然而,华夏的高端汽车市场,却成了外国品牌的游乐场,无论走到哪里,不外乎是奔弛,宝马,奥迪,保时捷等等。

  国内的汽车产业,可以说是大而不强,有强大的产能,但却没有一个立足本土、辐射世界的高端车品牌。

  国内的汽车市场,说好听了叫消费能力强,说不好听,就是外国车企屠宰场里待宰的肥羊。

  国内汽车产业的落后,当然很大部分是一系列历史原因造就的。

  1908年,福特开始大规模生产T型车的时候,我们还是“大清”。

  1938年,普鲁士的大众甲壳虫开始生产,我们刚开始打抗日战争。

  保时捷和迈巴赫为普鲁士造坦克的时候,我们连造辆自行车都费劲儿。

  等我们能造汽车的时候,汽车已经成为西方发达国家大多数家庭的标配了。

  ……

  现在新能源汽车,也就是电动汽车的浪潮来袭,老牌燃油车企的优势不再如以往那么巨大。

  比如说燃油车自动变速箱,这始终是国内车企难以逾越的一个技术难题,但是现在电动车,压根儿不需要自动变速箱,取而代之的是控制电动机的电动系统。

  夸张一点讲,几乎所有的玩家都重新回到起跑线。

  如果这时候还不发力,追平差距,甚至领先技术,还坐等引进的话,怕是再难遇到这样的机会。

  好在最近这些年,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高端车市场上出现了好几个熟悉的国内玩家的身影,悄悄进入第一梯队,正在逐渐争夺属于他们的市场地位。

  陆羽想到新能源汽车,除了大家熟知的锂电池电动汽车,其实还有一种氢能源汽车。

  对电动汽车来说,锂电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对氢能源汽车来说,不论是氢内燃车还是氢燃料电池车,制氢储氢都是回避不了的难题。

  陆羽皱眉在脑海中初级科技资料中搜寻这些方面的技术,就算除开那些对基础科技要求太高的技术,也还有很多技术可能能够实现。

  提高锂电池的性能,解决制氢储氢的问题,届时,国内的新能源汽车玩家,应该能轻松许多吧?

  想着想着,陆羽有点迫不及待,只等小桑镇材料研究园投入使用之后,立马开始组织研究人员进行实验验证。

  ……

  回到云汉科技的时候,陆羽也平静下来,急是急不来的,材料研究园没有建成之前,想再多也是空想。

  把葛云聪和一些开发主要架构的程序猿叫到小会议室,开了一个简短的会议,顺便给他们讲讲他们遇到的问题。

  散会后,众人纷纷投入到代码的海洋之中。

  陆羽也不例外,沉浸在代码中不可自拔,连下班时间过了很久,都没发觉。

  ……

  请收藏:https://m.bqgm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