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十八章 端午节特别篇(二合一五千字,不许说我短了!人家长着呢!)_原神:我真不是什么神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屈原。不过一个赌场得意的人,他在情场上必然是失意的。政治上进步,文学上退步。

  当上诸候共主的楚怀王,遂将国家交给屈原全权处理,入则议国事,出则会诸候,忙得一塌糊涂,那些日子里,他一句诗也写不出来了,作为博导的他,连学生宋玉、唐勒、景差所交的作业,也抽不出工夫批改。

  后来,屈原碰上了小人,不幸也就随之而来,《屈原列传》中记述诗人由“王甚任之”,到“王不甚任之”的过程,只是极其简单的两行字。为什么如此草草,因为司马迁觉得小人编造谎言,太低级,挑拨手段,太拙劣,而熊槐信之不疑,太离谱,断然处置,太幼稚。大臣混帐,国王更混帐,太史公大概觉得不值得为这一对混账,多费文墨,故而一笔带过。

  楚怀王芈槐,也叫熊槐,是个昏君。昏君的最大特点,都患有一种叫做选择性耳聋的大头病。君子想要陛下听的,他听不进,装疯卖傻,置若罔闻;小人想要陛下听的,他听得进,句句入耳,如闻纶音。这个熊槐犯起病来,真的是六亲不认。

  屈原,名平,楚之同姓也。说白了楚怀王不听自己家人的话,反而听取非本家人的话。

  可见楚国已经不是楚王的楚国了。

  没办法,左徒免了,去做三闾大夫,失落是当然的。任何人,再有涵养,再有胸怀,都受不了这突如其来的遭遇、云泥之分的差别。于是,屈原降为三闾大夫,开始郁闷。话说回来,郁闷对诗人来讲,并非坏事,不正好是创作冲动的最好契机码?尤其进了这个坐冷板凳的清水衙门,这不笔走龙蛇,神驰八极,作你的诗赋?

  然而,屈原却写不出一行字,整日忧心忡忡。连他老姐女嬃也劝他,你不要再对他们抱有什么指望了。屈原说,老姐啊老姐,我是觉得楚国快要完蛋了,才坐立不安的呀!其实,那时的楚国离灭亡还远,但屈原先知先觉的神经,已经预感到祸祟将临,灾难即至,似乎危机就在眼前。

  果然,屈原不幸言中,秦国的谋士张仪,出现在郢都的迎宾馆,楚国从此江河日下,国将不国。怀王十五年(前314年),熊槐再一次出现严重的选择性耳聋,竟然不听谏阻,糊涂到了不可救药的程度,相信张仪的鬼话。

  “秦甚憎齐,齐与楚从亲,楚诚能绝齐,秦愿献商、於之地六百里。”

  “齐楚联盟”,是屈原多年来苦心经营的政治规划,也是常保楚地安泰的国策,秦国所以千方百计地加以离间,正因为一加一等于二,甚至大于二,令秦国望而生畏。正因为二比一大,强秦不敢轻举妄动。

  可,一切都如梦幻泡影,消失不见了。

  《史记》写道:“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使使如秦受地,张仪诈之曰:‘仪与王

  请收藏:https://m.bqgm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