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章 人臣 · 老爹退下_易中天中华史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师旷说:老天爷是爱民如子的。

  上天为人民立君,

  难道是让他骑在民众头上作威作福?

  鄢陵之战的战场上,有泥沼。

  泥沼很大,挡在晋军营垒前,大家都小心翼翼绕开走。中军统帅栾书和副帅范燮,率领自己的亲兵一左一右护卫着国君。晋君车上,少毅是驾驶员,栾鍼是侍卫长,但战车还是陷进了泥沼。

  身为中军统帅和晋国大臣,栾书当然不能袖手旁观。于是他下车走过来,准备扶国君转移到自己的车上。

  栾鍼却大喝一声:栾书退下!

  喝令栾书退下的栾鍼慷慨陈词:国家大事,你岂能一人独揽?再说了,侵犯别人的职权,这叫冒犯;放弃自己的职责,这叫怠慢;离开本职工作岗位,跑到别人这里来,这叫捣乱。有这三条罪名,你还动吗?

  于是栾书立即退下。

  栾鍼则跳下车来,用力掀起战车,脱离险境。[1]

  [1]事见《左传·成公十六年》。

  这事在鄢陵之战中,不过小插曲,却被史家隆重地记载下来,其实是有深意的。事实上,栾书不但是中军统帅,而且是栾鍼的父亲。下级呵斥上级,还劈头盖脸,岂非不忠?儿子呵斥父亲,还直呼其名,岂非不孝?

  恰恰相反。

  栾鍼的做法,完全符合礼仪,也合乎道理。首先,这是在国君面前。君前无父子。所有人当着国君之面,都要直呼其名。[2]这个规矩,一直延续到明清。其次,栾书如果把国君转移到自己的车上,就无法再行使统帅职权。这当然是失职和失责。第三,栾鍼的职务,是车右。按照当时的制度,车右的任务原本就是“备倾侧”和“备非常”。[3]栾鍼该做的事,栾书岂能越俎代庖?那可真是狗拿耗子多管闲事,不折不扣的侵权或越权。

  [2]《礼记·曲礼上》:“君前臣名。”

  [3]见《汉书·文帝纪》颜师古注,《榖梁传·成公五年》注。

  由此可见,所谓“君仁臣忠,父慈子孝”,有先后。公私不能两全,则先公后私。忠孝不能两全,则先忠后孝。在人君面前,人父必须退居二位。而且,为了让儿子尽忠,做父亲的往往要委屈自己,甚至牺牲生命。

  比如狐突。

  狐突是晋文公重耳的外祖父,在晋献公时曾担任太子申生的驾驶员。献公去世后,国君是惠公。惠公担任国君十四年,与宋襄公同在公元前637年去世(宋襄公死在五月,晋惠公死在九月)。继位的是他的儿子,是为怀公。怀公很清楚,当时晋国的人心所向和众望所归,其实在公子重耳。重耳流亡国外,狐突的儿子狐毛和狐偃追随左右,实在是怀公的心腹之患。

  ◎晋献公的子孙

  于是怀公把狐突抓起来做人质。

  怀公对狐突说:只要把儿子叫回来,寡人就免你不死。

  

  请收藏:https://m.bqgm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