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九章 老夫也来考考你(下)_进击的大唐驸马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无限思量。

  在场的老家伙们那个不是活了半辈子,数十年时间,历经三朝,战乱、统一,再战、再统一,尸山血海中,亲朋故旧十不存一。

  不知过了多长时间,孔颖达喟然长叹:“罢罢罢,这次老夫输的不怨,杜家小子,老夫那砚台是你老师的了。”

  杜荷知道现在不是卖乖的时候,连忙行礼:“多谢先生成全,失礼之处,还望先生海涵。”

  孔颖达摇头:“什么先生不先生,你父与老夫虽然算不上至交,却也曾经同为十八学士,今后你若有心称老夫一声叔父足以。”

  孔老头也是要脸的,人家一个小屁孩,在不足半柱香的时间里按照他的要求搞定了一首命名词,质量高到让在场所有人无言以对,他还有什么脸面去给人家当先生。

  场面一度尴尬到不行,就连陆元朗都不知道应该说点啥才好。

  自己这个学生收的简直就是……太特么值了,诗词方面简直无可挑剔,不说碾压大唐文坛,至少也称得上独树一帜。

  就是……,就是其他方面差了些,比如经学。

  所谓经学,其实每个朝代都有不同,比如西汉,当时的经学只有五经,《诗》《书》《礼》《易》和《春秋》。

  到了唐代五经演变成了九经,其中《礼》被拆成了《礼记》、《周礼》和《仪礼》;《秦秋》被拆成了《左传》、《公羊传》和《谷梁传》。

  等到了宋代,九经又变成了十三经。

  至于宋真宗赵恒的‘勤向窗前读六经’,其实指的是西汉之前的六艺,也就是《诗》、《书》、《礼》、《乐》、《易》和《春秋》,不过后来《乐》失传了,更加上董仲舒一翻骚操作,六艺也就变成了西汉时其的五经。

  当然,这其实都不是重点,重点是不管是前世今生,也不管是五经还是六艺,杜荷都是十窍通了九窍——一窍不通。

  书拿起来,就是大眼瞪小眼,我不认识它,它也不认识我,愁的陆元朗一绺一绺的掉头发,能想的招儿都想了,可是一点用都没有,杜荷照样拿起书就困。

  最后还是李世民比较善于处理此类问题,哈哈一笑说道:“冲远教了个好学生啊,真如果没记错,杜荷之前应该是在国子监就读吧,这小子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国子监功不可没。”

  乍一听李二这话没毛病,可细一品就不是那么回事了,什么叫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还不是说我不如他。

  这一刀补的,扎心了好么。

  不过,李二毕竟也是好意,孔颖达总不能不领情,回身应了声诺,红着老脸退到边上舔伤口去了。

  长孙无忌同情的看了他一眼,想了想终是没有去劝,干咳一声道:“陛下,陆馆主,时辰差不多了,咱们是不现在就……。”

  “慢着……”破锣一样的嗓音像是打雷一样响起,程咬金

  请收藏:https://m.bqgm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