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093章 头脑风暴_逆袭之乡村建筑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吴延兵是项目的发起人不假,但具体的规划他都是交给纪沛林他们在做,并没有过多考虑要整些什么项目,此时被曾桓这么一问,顿时陷入僵局。

  有了前面两人的抛砖引玉,他想了这么一会,倒有一个不成熟的提议。

  他想到了李洪。

  李洪是黑水县知名的的补课老师,也想在李子村搞一个他的研学基地。

  或许可以把这个研学基地搞成公共性质的,加上一个乡村图书馆,让前来游玩的学子感受搞学习的重要性。

  而且可以搞成对外开放的基地,其他学校的师生也可以过来搞活动。

  实行预约制,这样就可以尽量地把每个周末都排上活动。

  孩子过来,家长过不过来?

  家长当然要过来。

  孩子学孩子的,家长玩家长的,两不耽搁,还能成倍增加收入。

  吴延兵能当副镇长,脑子自然不简单,马上就想明白整个操作流程,等到曾桓话音一落,立刻开始他的演讲。

  很快就讲清了整个思路,还和卫煌的方案吻合,只是进行了升华。

  特别提醒道:“教育是国之根本,我们从这方面着手,也是利国利民,可以满足绝大多数家长的想法,让他们有到这里放松的动力。”

  是的,有这么一个地方,家长可以放心的玩,还能教育自己的孩子,提升他们的知识水平,简直就是一举两得。

  曾桓觉得这个点子很好,赞扬道:“这个就是非常好的一个想法,我们不一定要按村子现有的东西来整,但一定要实用,能有长久的生命力。”

  “大家再想想,充分发挥一下想象力,把我们能借鉴的东西拿过来,结合我们的实际情况进行改造,让其在李子村落地生长。”

  刚才提议建寺庙的那位又开金口,建议道:“我们可以在李子村中间那个小山堡上建一个文庙,把孔子和各位先贤的像放在里面。”

  似乎和庙过不去了。

  他话音还没落就有人笑起来了。

  曾桓也是无语,只是忍着没有表态。

  不过他这个提议激发了大家在教育方面的点子,又有人提议直接建个书院,文庙可以做为书院的一部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有了书院和文庙,每年都可以搞点文化活动,比如祭孔节之类的,可以吸引全县人民去参观。

  俗话说得好,为人师表,以德为先,孔子是万世之师,值得大家去瞻仰。

  又云桃李满天下,以形容一个老师有德有才。

  又有人建议道:“李子村本来的名字就有李子二字,我们可以广种李子树和桃子树,寓意就是桃李满天下。同时花开的时候可以赏花,果子成熟的时候可以卖水果,即美化环境,又实实在在地创收。”

  曾桓见他们七嘴八舌,各抒已见,已然碰撞出有用的火花,连连点头,又安排记录员将这些信息一一记录,以备后用。

  众人

  请收藏:https://m.bqgm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