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三百八十三章 靠甩锅来解决问题_大明优秀青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就连百户等低级军官的职位也大多是世袭。

  而且更操蛋的是,大明并不存在什么退休之说,许多人往往都会在自己的岗位上一直干到死。

  这两个原因加起来,除了导致军中上升的通道基本上被勋贵武将们垄断之外,同时也使得军中山头林立——

  定国公一系的肯定瞧不上魏国公一系的,但是定国公一系的跟英国公一系的也未必就能互相看得顺眼。

  如果哪个派系的大佬再活的久一点儿,熬死了其他派系的扛把子之后又生起了反心呢?

  从某种层面上来说,军方其实和文臣一样,派系越多越不能齐心,皇帝也越能放心,可是这些不存在退休一说的军方大佬,却足以让皇帝睡觉都睡不安稳。

  举个最直接的例子。

  赵大为什么要杯酒释兵权?朱重八为什么要炮打功臣楼?

  因为他们都怕自己的接班人玩不过那些军方大佬,想要让他们放弃军权,又怕影响到自己的名声,所以也只能想办法给宰掉了。

  (对,皇帝的脑回路就是这么奇葩,反正怎么写的决定权在读书人手上,就像吴中四才子之一的徐祯卿(周文宾)在《翦胜野闻》之中编排朱元璋毒死徐达,祝枝山的《野记》编排朱老四活剐三千宫女一样)

  毕竟,不是所有的皇帝都像朱老四一样是从马背上打出来的,而家天下的思想,又注定了皇帝要优先考虑江山的传承。

  所以朱老四打算临退之前把这个问题也彻底解决掉。

  张辅同样也在琢磨着这个问题。

  正所谓站的越高,看得越远,越是站在张辅这个位置上,便越是能明白领兵越久越危险的道理。

  如果一直留在军中领兵,除了死在战场上的可能性增加之外,被皇帝猜忌而死的风险也同样很大。

  而且,勋贵的根本在于皇帝的信赖,如果皇帝不再信赖倚重勋贵,那勋贵还有什么存在的意义?

  所以,身为朱老四的舅子哥兼五军都督府的扛把子,张辅要考虑的事情已经不仅仅是一家一姓的富贵,还要在替朱老四考虑的同时替军方的那些丘八们考虑。

  毕竟,再牛逼的张辅,也不可能自己一个人去解决十万大军的所有事情,最终还是要依靠那些中下级的军官才行。

  “四十岁也算是当打之年,若是直接让他们退出军中,岂不是浪费了?”

  张辅迟疑了半晌,最终还是试探着问道:“另外,这些人,却不适合像退出军伍的士卒们一样安排吧?”

  “当然不能。”

  朱老四摇了摇头,答道:“朕原本也没想着让他们四十就退出军伍。”

  站起来踱了几步,朱老四又接着道:“那两个混账这两天闹出来的动静,倒是给了朕一些启发。”

  朱老四所谓的两个混账,自然就是朱瞻基和杨少峰,而他们闹出来的动静,自然也就是朱瞻基和杨少峰在光天化日之下大肆出动锦衣卫抓人,而且抓的还尽是些结义社的读书人。

  尽管不知道这两个混账东西究竟是因为什么而抽疯,可是抽疯带来的好处却是极为明显的。

  最起码,现在皇家学院里面有了许许多多的人才,原本大猫小猫都没有的皇家学院几乎是几天之间就拉起了架子,就等正式开门营业了。

  对于朱老四来说,这两个混账东西能抓苦力去皇家学院,那朕自然也能把那些勋贵武将之中的老家伙也抓来当苦力。

  请收藏:https://m.bqgm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