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三百零九章 对立的两种立场_希腊的罗马之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那王储殿下,您呢?”

  “我,以及我所代表的希腊王室,在这场战争中的观点,则是主张希腊保持中立”君士坦丁指着自己说道。

  “随着战争的持续,两方阵营对于巴尔干各国的争夺更加激烈,希腊夹杂其中,左右为难”

  “这样可以缓和与两大阵营的关系,短时间内,不至于得罪哪一方,尽量多为希腊争取一些时间,这样军队也有更多的时间用于战争准备”

  君士坦丁的方法,无非就是两边都不得罪,典型的墙头草,两边倒。

  “以后两大阵营的外交官们在拉拢希腊时,总是会不断地询问我们的态度,到时候我们就这样应对吧”

  历史上,希腊也是这么干的。

  王室主张中立,首相要求参与到协约国一方参战。

  虽然人们不免对历史上希腊人的懦弱感到嗤之以鼻,感觉太怂,但是,从最终希腊在一战中的付出和收获来看,希腊大赚。

  谷/span原历史时空中,希腊1917年参战,打了几个月,第一次世界大战就结束了,然后希腊人获得了色雷斯和士麦那附近的土地。

  相比之下,意大利1915年参战,罗马尼亚1916年参战,相比希腊那是早早地加入到了战局。

  结果罗马尼亚四个月就被灭了国,虽然后来协约国战败,罗马尼亚得到了奥匈帝国的特兰西瓦尼亚作为补偿,但国家毕竟经历了一次灭国浩劫,被同盟国占领了两年多时间,被搜刮走了无数的物资,损失惨重。

  意大利,额,意大利在一战中的战果,渺小得根本记不住。

  相比之下,历史上希腊在巴尔干国家中,应该是损失最小的国家了,成果却很可观。

  虽然希腊王室在战争中,因为执意保持中立,而被人称呼为精德,所谓希腊国王君士坦丁,因为娶了德国的公主,所以偏向德国。

  这个理由说服力未免太过牵强。

  如果按照这种理论,那一战根本打不起来:威廉二世和尼古拉二世还是表兄弟呢,而且私下里关系还不错。

  也没见德国和俄国免除刀剑相向的结局呀。

  英国女王维多利亚,还是威廉二世的姥姥呢。

  历史上希腊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投入小,收益大,希腊王室主张的中立,也有一份功劳。

  否则按照维尼泽洛斯的主张,希腊会在1915年,就参战了。

  维尼泽洛斯表情凝重地考虑着君士坦丁的主张,也认为对希腊确实有利,因此赞同地点点头。

  ·······

  透过窗台,君士坦丁目送载着维尼泽洛斯的小汽车,缓缓驶出庄园的大门,最终消失不见,脸上的表情严肃。

  走进房间的苏菲王储妃,看到君士坦丁的样子,关切地问道:“你怎么了?”

  君士坦丁将自己与维尼泽洛斯分别执不同态度应付同盟国协约国的事情告诉了她

  请收藏:https://m.bqgm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