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榨油过端午_开荒:穿成养母早逝的小姑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初一的大集,让黄家人收获颇丰。集上的百姓都比较认吃,即便去得晚些,豆皮也全都卖光了,净赚了五十文钱,也不枉黄豆腐和金氏两口子起早贪黑地挑豆皮了。

  黄豆芽此行的收获也不小,一共赚了二十三文钱,给侄子侄女一人两文钱奖励,还剩下十九文钱。

  剩下的十九文钱,黄豆芽本打算给哥嫂补贴家用的,但嫂子说啥也不收。

  黄豆芽也就不跟嫂子来回推拉了,把钱收在了荷包里,打算下回赶集给家里人买点好吃的。

  赶了一趟儿集,家里过节钱就攒了出来,黄家人十分欣喜。手里有钱后的第一件大事,自然是要让家人吃点好吃的。

  手里有钱,出手都大方了许多,黄豆腐当天就称了五十斤的黄豆,赶着驴车,送到了陈家村的榨油坊去榨豆油。

  榨油坊的收费还算合理,一文钱能榨十斤黄豆。若是手头没钱也不怕,把榨油剩下的豆饼留下也行。不过黄家还养着两头驴呢,豆饼还是要拿回家的。

  作为家里的主要劳动力,经常卖力气的两头驴儿可不能总吃青草,偶尔也要吃点好的补一补,不然容易体虚生病。

  做豆腐剩下的豆渣,还不够黄家五口人吃呢,只能偶尔拿来喂喂驴儿。但榨油剩下的豆饼倒是可以喂驴,豆饼的口感要比豆渣差不少,人不爱吃,但是驴儿却十分爱吃。

  豆饼可以晒干了存放,偶尔拿出一点喂驴儿就行,这五十斤黄豆榨油剩下的豆饼,节约点吃,够两头驴吃上两个月了。

  五十斤的黄豆大概能出六七斤的豆油,黄家送去的黄豆都比较干,估计出个七斤豆油不成问题。

  关外的荒地比较多,开荒的头三年,大部分人家的田地里都种了黄豆,所以家家户户的黄豆都比较富足。

  村民们虽然买不起猪油,所以大部分的人家就用黄豆榨油。

  黄家已经好久没吃油了,豆油榨回来第一天,金氏就给家人做了一顿韭菜盒子,虽然没有鸡蛋,但是油煎的盒子,焦黄酥脆,也足够香掉大家的舌头了。

  等到了端午这天,金氏更是一大早就为家里人准备了大餐。

  金氏在大集上除了买了一斤猪肉外,又买了酱油和醋等调味品,高粱和小麦也买了不少,就是打算在端午节这天好好吃一顿。

  平时家中食材匮乏,黄豆芽也没有展示过自己的厨艺,这次家里粮食充足,黄豆芽打算让大家看看自己的手艺。

  家里的都有新榨出来,正是最香的时候,正好可以用来做炸油条。

  炸油条这道美食可是黄豆芽小时候家乡的美食,长牙后就常吃,是一道刻在她骨子里的家乡的味道,就算对小时候的很多事都模糊了,但炸油条的味道却依旧清晰。

  炸油条的来历颇为传奇,奸臣严桧一伙卖国贼,向老皇帝进献谗言,以“叛国罪”杀害了常

  请收藏:https://m.bqgm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