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十四章 洛阳大战六_明末求生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依然请张轩招降清军八旗,就是有更大的利益在其中。曹宗瑜不说,张轩也知道。、

  郑亲王济尔哈朗乃是东虏的宗室长者,他如果投降了。会极大的打击东虏的信心。

  甚至会引发连锁反应,比如说很多地方八旗士卒也投降。

  八旗乃是东虏的根本所在。

  如果八旗也投降了,这就说明东虏权力结构内部可以瓦解了,对夏军来说也是一大利好。

  虽然北伐以来,打到而今,除却扬州大水之外,可以说是一番风顺。但是背后支撑的张质虽然没有说。

  但是罗玉娇却多次写信,说朝廷已经不堪重负了。

  张质的头发就在这几个月之内全部白了。

  大夏朝的底子还是太单薄了一些。

  所以,北伐战事结束的越早越好。为了更快的结束战斗,减轻后方的负担,减少清军顽抗的可能。

  曹宗瑜的意见,他不能不尊重。

  但是他一旦答应下来了,将来也不可能对八旗士卒怎么样,顶多让人家回家务农,否则朝廷的信用就付之东流了。

  仇恨两字,说要放下,谈何容易?

  张轩思考了有一刻钟,终于在曹宗瑜的奏疏上面写了一个字:“准。”

  这封奏疏送还给曹宗瑜之后,张轩看着自己的双手,双手修长之极,虽然有几个老茧,但是很是光滑细致。一点都不难看。除此之外,再有一点墨迹,就什么也没有了。

  但是张轩却看到了满手的鲜血。

  “知我罪我,其唯春秋。”张轩心中暗道:“但是春秋真的知我吗?”

  张轩留给自己的只有一声叹息。

  接到了张轩的答复之后,曹宗瑜立即松了一口气,随即派人去福王府之中招降。不过自然不敢派什么重要人物,仅仅派了一个降将。

  这个降将在福王府之中道明来意之后,根本没有见到济尔哈朗,就被一刀枭首,随即将是人头扔到了外面。

  而这个时候,济尔哈朗也到了他生命最后尽头。

  济尔哈朗强撑着覆灭了祖家军,再等攻克南城门的消息,却等到了退兵的消息,一口血喷出来,本来还勉强维持的伤势,再也无法支撑了。

  一是清军群龙无首。

  这才被曹宗瑜轻易的将洛阳四门都掌握在手中。

  济尔哈朗此刻带着几分回光返照的意味,对身边的人说道:“我死后,以火烧之,勿遗贼,汝等好为之。”

  他还有很多话要说,很多事情要办,但是他的身体却不给他时间了。

  上天给每一个人都公平,虽然东虏有先发优势,但是济尔哈朗的死,让东虏朝中最后一名可以带兵宗王消失了。

  历史上,从此之后,顺治掌控的朝中,也让清廷宗王秉政的传统渐渐的废除,否则康熙登基的时候,就不是宗王辅政,而是四大臣。

  如果黄台吉为首,清廷开国的黄金阵容在,夏清两国相争,说不定要旷日持久了。

  请收藏:https://m.bqgm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