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零七章 天下共望张使君七_明末求生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轩所选的,张轩所言仅仅是赏赐而已,这些东西都是李国辅定下来的,该赏赐什么,赏赐多少,明代都有规矩。这些道道,李国辅最为明白不过了。

  这就是张轩要任用他的原因所在。

  李辅国没有管分发的事情,这些士大夫也不用管,他们大部分出身富豪,即便家境差一点的,也算殷实,出门在外,或许没有太多的仆人,但是一个书童还是有的,这些杂事根本不用他们插手。

  李辅国随即问道:“那位是张家玉,张大人。”

  “是我。”张家玉应答道。

  李辅国躬身行礼说道:“张大人,陛下传见。”

  张家玉抬头看了看天色,心中有些诧异,但没有拒绝,说道:“臣遵命。”

  张家玉入宫什么的不用细说,在宫中却见数次灯火辉煌,李辅国笑着给张家玉指点道:“这里是内阁值房,那边是枢密院值房。”

  大战在即,不管是军饷军费的筹措,还是各地赋税的征收。各路兵马的补充,都让内阁与枢密院忙得四脚朝天。更不要说,他们的人手也不是太足,仅仅是搭了一架子而已。

  在张轩张质以身作则之下,这些官员不少都不着家,饿了,这里有工作餐。累了,直接在值房休息。自然是昼夜不熄。

  这两处值房,也不是正式的官衙,不过是临时拔了楚王宫之中两处宫殿而已,不过随着枢密院与内阁六部人数越来越多,他们所占据的房子越来越多,甚至挤压到后宫的地步。

  中国宫殿的布置从来是,前朝后寝的格局。

  只是而今张轩不得不让出不少后宫的宫殿,也幸好张轩后宫人口简单,才有这么大空地方,即便如此如果时间长了,这里也待不下来。一般来说,一个中央朝廷,各级官员小吏,最少在一万人以上,绝非一个宫殿能够支撑的。

  在张轩的眼中,武昌并非定都所在。只是行在而已。临时将就,在张轩心中理想的首都,只有一个地方,就是南

  京。

  等张家玉来到张轩的宫殿处,他就听见张轩的声音不远不近的传过来,却是张轩正在与李云龙谈话。张家玉行礼过后,与郭之奇等在阶下,一边作为笔记的郑廉也向张家玉默不作声的行了一礼。

  所谓的皇帝待遇,至少有除却行房之外,都少不了的起居注了。

  张轩声音传来:“李先生此去,仅记三点,第一,保全自身为要,而今大军以东进为首要大事,北方无力支持,李先生到了北方,只要好生经营,做长久功夫,朕不希冀一时的功劳,将来自有先生的时候。”

  “第二,无须探查机密情报,只需将东虏,政令,开支,民生,等情报送过来便是来了,军机大事,能探听到,就探听,不能探听就算了。先生一身之重,胜过细许情报。只要先生保全,建功立业之时,有的是。”

  

  请收藏:https://m.bqgm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