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一 章 天崩三_明末求生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时候,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出征的时候,罗玉龙一副意气风发的样子,让张应元看出了当年罗汝才年轻时候的样子。但是此刻罗玉龙的样子,犹如行尸走肉一般。

  张应元不由说道:“陛下,今日虽然大败,但是事情还没有到不可为的地步,陛下抖擞精神,为大夏江山社稷,与清军再战一场。”

  罗玉龙努力振作,但是语气之中,却有一点心虚,说道:“张叔,而今该如何是好。”

  张应元说道:“放弃江北诸城,防御扬州。”

  “而今陛下手中不过万余败兵,而臣在淮安也不过两三万人马,但江北诸城之中,多则万余,少则千余还有不少人马,聚沙成塔,聚少成多,能收拢数万人马,再配合扬州坚城。只要稳守扬州,有长江水道,调集各路兵马来援,特别是郑国公的征南军。只要守好长江一线,修养生息,请陛下卧薪尝胆,十年之后以图再举不迟。”

  “好。”罗玉龙此刻根本没有主意了,也不管张应元的办法行还是不行,就好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一般,说道:“张叔只要能为朕挽回危局,朕不惜封王之赏。”

  “陛下放心。”张应元说道:“老臣定当竭尽全力。”

  对于曹营老人来说,他们与大夏早已命运相连了,正如罗玉龙丢到后面的曹营老卒,为何宁死不投降,对张应元来说,也是如此。

  夏朝在,张应元可以是国公,是郡王,亲王,但是夏朝不在,他能在清廷那个得到更好的吗?决计不可能。他是夏朝的权力核心层,就如满清的八旗子弟一般。

  他即便是投降了,对方也不会信任的。

  张应元当机立断,也不管什么三七二十一了,立即将罗玉龙送往扬州,传令淮东,淮西两镇驻守人马,立即放弃驻守之地,速速南下,在扬州集结。

  为了后方的集结,张应元决定在淮安城之中挡上一阵子。

  就在张应元组织撤退的时候,大夏其他各部也都在撤退。

  首先撤退的人,并不是别人,正是袁时中。

  袁时中

  战场嗅觉相当的灵敏,郑亲王还没有达到战场,袁时中就嗅到味道不对了。等罗玉龙丧师的消息传来在,袁时中立即与高士衡商议局势如何。

  “这一战不能打了。”高士衡说道:“陛下战败,不知生死,这消息被我们封锁。但是封锁不了几日,等消息传开,定然是人心惶惶的局面,倒是不要说打仗了,就是能全须全尾的撤下去,也不可得了。”

  “必须撤退。”

  “而且是马上走,迟了就来不及了。”

  袁时中说道:“高大人所言甚是,只是我们往哪里撤?”

  “凤阳那边,我是不敢想了,徐州为东虏所站,我恐怕到了凤阳的时候,凤阳已经为东虏所有了。”

  高士衡说道:“卫国公不妨与我一起回襄阳吧,东

  请收藏:https://m.bqgm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