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七十八章 汉末神经病_两千年不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急迫地想要离开。

  “你似乎……是在嫌弃我?”

  江晓眯了眯眼,她怎么总觉得山羊胡的兴奋,好像不单是因为有了朱灵下落的线索,其中似乎还夹杂着一些……终于可以离开了的意味?

  “没错啊大将军,我很久以前就说过了,你这一次的命格真的很凶,我自然要离你远点,不然要是一不小心染上了你命里的煞气,我岂不是也得横死接头。”山羊胡不仅很耿直地承认了,还很耿直地说出了原因。

  “凶?”江晓不是第一次听山羊胡这么说了。“嗯,先祖有过记载,大将军你的命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变一次,这一次是我们运气不好,我之前给你算过,你这次的命格极为凶险,不仅自己命犯孤煞,而且你身边的每一个人都会遭殃。

  我觉得我三弟之所以失踪这么多年,可能就是因为和大将军你在一起待太久了,被你命里的煞气所影响了。”

  山羊胡说得振振有词,江晓差点忍不住上去一拳。

  “在我还能控制住我的手之前,你赶紧走。”

  “哎,好嘞!”山羊胡老实不客气,转身一溜烟就翻墙消失了。

  看着这家伙逃一样地离开,江晓的面色逐渐阴沉了下来。

  她低头看着自己的手,目光冰冷而沉重。

  命犯孤煞,祸及他人……

  汉末,其实是一个精神错乱的时代,这种错乱源自汉末时候的一种风尚——月旦评。

  这种风尚在这个时代的各地都极为风靡,其中有一些著名的评价,甚至还达到了老幼妇孺皆知的程度,比如王佐之才荀文若、世之奇士郭奉孝、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人中吕布,马中赤兔……

  这造成的后果就是,因为一经名人点评,马上就能鲤鱼跃龙门、一飞冲天,于是很多沽名钓誉之徒就干脆坐在家里,等着朝廷来请他们去做官。

  汉末的民间舆论格外的强悍,一堆沽名钓誉的人整天闲着没事就去抨击朝廷。

  小伙伴们一看,这么优秀的人才都在家里蹲着,这朝廷也太没用了,于是大家伙们就约着一起去攻击朝廷,朝廷被骂得受不了了,迫于舆论压力只好来请这货出来做官。

  而且这还没完,被请的人这时候还不能轻易答应,因为当官其实是一件“很掉价”、“很没面子”的事,要“当隐士”才是高贵的品性!

  所以,这货还得大义凛然、义正言辞、装腔作势地严词拒绝。

  朝廷一看,得,还不答应,没办法,于是征召的规格一次比一次高。

  这货一看,得,这价格差不多了,那就出山吧……于是只好“勉为其难”地答应出来做官。

  这还是比较好说话的,要是遇上个不太好说话的,朝廷还得拿着担架,亲自去这货家里把他强行抬上担架,然后送上公车,直接去官府上任。

  这场面,和捉精神病人也没什么区别了。

  这就是汉末,官府无威信,民间神经病。

  直到曹操上台,一扫颓风!

  什么?你不答应?还敢跟我谈条件?看我搞不死你!

  你要是肯出山,好吃好喝我招待你,敢在我曹操面前装大象,要么进牢,要么进坟,你自己选!

  不仅如此,曹操还公开喊出了“唯才是举”的口号,管你是不是品行不端,管你是不是世家大族,只要你有才,我曹操照单全收。

  如此一来,不仅是沽名钓誉的神经病,就连那些世家大族都觉得自己被“污辱”了。

  因为所谓的“唯才是举”,其实在很大程度上是对寒门中人说的。

  而世家和寒门,是对立的。

  但这些话,世家不敢和曹操说,毕竟曹操一向偏袒的都是寒门,说了不但没用,还很有可能会惹上一身骚。

  直到曹丕上台,才终于让世家看到了一丝破局的希望。

  “九品官人法?”

  江晓看着由陈群提出的这份新的官员选拔制度,不禁陷入沉思。

  请收藏:https://m.bqgm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