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千五百五十三章 促进会的考虑_特级厨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才渐渐被时代所抛弃,然后消失不见。

  地域性小的一些传统文化就不说了。

  作为国粹之一的京剧,是中国影响力最大的戏曲剧种,公认为世界三大表演体系之一。

  但是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后,从鼎盛期不断衰落。

  以至于现在的年轻人,甚至中老年人,都没有看戏的习惯。

  只剩下一部分戏曲爱好者一直不断关注,一般人在生活中很少接触到京剧。

  甚至还出现了‘京剧只是一部分老年人才喜欢看的东西’之类广为流传的说法,还得到大多数人的默认。

  变成这一结果,很大程度就是因为京剧并没有适应现代的社会环境和节奏。

  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各方面压力的增加,让人们没有时间去培养兴趣,花时间去看演出时间比较长的戏剧。

  以历史故事为内容的剧目,也很难戳中现代人的点。

  甚至许多人压根都不知道剧目里唱的历史故事是什么。

  作为民族传统文化重要表现形式之一,保护京剧传统是必须要做的事情。

  但许多工作者只把眼光放在了如何保留传统上面。

  认为现代人不喜欢京剧,是因为演出不够多,戏曲工作者太少的问题。

  所以费大力气不断培养人才,期望可以扩大队伍规模。

  可问题压根不出在这方面,没有找到根本原因所在,扩大了规模依然没人看,没人看也就没有收入,就指望相关资金拨款维持。

  赚不到钱,许多人要养家糊口,值得脱离队伍,去其他行业谋生。

  从此京剧发现就陷入了怪圈之中,没有考虑过人们为什么不喜欢,或者创作一些足够新颖和吸引人的、贴近现代生活的新剧目。

  闻名世界的京剧都是如此,更不要提其他一些本就鲜为人知的传统文化精粹了。

  杨振兴在京大的演讲,发人深省。

  从传统饮食文化方面入手,深入探究讨论传统饮食文化,如何跟现代社会进行融合。

  更是举出了好几个典型的例子,并给出了具有极大参考价值的解决意见办法。

  现在许多传统文化工作者,缺少的就是他的这种思想和理念。

  包括他们促进会,大部分工作人员同样只想着如何保护传统,只会抱怨保护难度大,工作难度高。

  却从来都没有人考虑过主动出击,让传统文化顺应时代发展,从这一角度出发,让传统文化继承和发扬。

  保护传统的同时,将传统适应配合时代发展,绝不一味的只知道保护。

  这是促进会在杨振兴身上看到的东西,也是他们最迫切需要的东西。

  杨振兴理论知识可能不如专家,从业经验不如老师傅丰富,但他却拥有其他人都没有的思路。

  促进会当然要盯着他一个人邀请,非他不可。

  最后还有一点,那就是因为杨振兴的关系,促进会发现,他们之前居然对传统饮食文化没有太多关注。

  就算这部分工作是全国烹饪协会负责的范围,但作为统领全国传统文化保护和发展的他们,居然也没有和烹协那边有过任何交流。

  所以促进会十分希望能够尽快弥补自己之前工作上的疏忽。

  作为名厨专业委员会副主席的杨振兴,理所当然成为整件事情最好的切入点。

  请收藏:https://m.bqgm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