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进入制作环节_特级厨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然后拍照主动跟朋友宣传。

  只要有几家火起来,全国肯定有无数同行立刻效仿。

  不就等于是极大的推动了分餐制的实行吗?

  只能说老师傅就是老师傅,不愧是服务过几代首长的大师,眼光和思路一般人根本无法想象。

  换做杨振兴自己去整理修改,他肯定不会想到这些,把自己的概念向官方立场靠拢。

  只会想着如何才能把自己的东西更好的传播出去,最多狐假虎威扯层皮,不会像两位师父一样近乎贴合的靠拢过去。

  可以说完全把官方立场当做了自己的东西,官方还不会说什么,反过头来还会高兴并主动帮忙推广,鼓励杨振兴把自己的‘新中餐’理论概念传播出去。

  这一点便是泰斗宗师级别人物厉害的地方,杨振兴现在还有很多东西要学。

  一个月把菜谱稿件整理好,留下原稿,杨振兴第一时间就把所有材料邮递给了丁胜和王峰。

  两个人的动作也很快。

  收到所有材料后,立刻加班加点的先自己检查审核一遍。

  在跟杨振兴电话交流沟通了几个需要修改的地方后,便把改完的材料递给了主编。

  然后出版社立刻按照流程开始开会。

  或许是有高会长的关系在,稿件寄过去还没一个星期,刘编辑就来电话通知杨振兴去岛城签合同。

  版税方面出版社算是中规中矩,不过对杨振兴这种第一次出书的人来说,就显得十分有诚意了。

  整菜谱书定价六十,首印五千册,版税是8%,后面是阶梯上升,一万册10%,两万册12%。

  菜谱规格开本为899×1194、1/16、胶版纸、印张数9,也就是用899×1194规格尺寸的全开胶版纸切成16张。

  印张数9则表示一本菜谱一共使用了九张全开纸。

  这是通过纸张大小、印数、前言目录正文后记使用的页数计算出来的,为了便于最后装订。

  合同没有问题,杨振兴也相信有高会长在,出版社不会在上面做什么手脚。

  自己检查后直接当场就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他跟出版社领导们出去吃饭,编辑们则开始了忙碌的工作。

  申请书号的申请书号,封面文案的开始做封面文案,该编校的编校,还有等编校完立刻排版的人员。

  三审三校后发给开片公司,确定印张、印数、腰封、色种、工艺、用纸等等。

  这些决定了书的大小、尺寸、厚度和成本。

  然后各方最终签字,交给印刷厂开始印刷,接着发行员就要开始发行征订单。

  一整套流程涉及策划编辑、案头编辑、校对编辑、排版、设计、总编室、出版社、印制、发行和营销。

  至少几十个人在几十个环节里转来转去忙活好几个月。

  不过这些跟杨振兴没多大关系,除了通知他需要修改的部分,和在确定书本最终规格成本时他要到场。

  剩下的时间他只需要轻松的等待那些人忙完,拿到自己印刷好的菜谱书。

  至于销售方面,他一点也不担心,因为在刚开始稿子都没整理出来的时候,就已经有人帮他解决了这些问题。

  请收藏:https://m.bqgm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