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十九章 大婚之日_聊斋:书生当拔剑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为百姓关注的焦点。

  不少朝中大臣纷纷去找孙礼,想要打听周羽的住处,以便登门拜访。

  结果,孙礼却说先生已经离京返乡。

  他倒没有说谎,周羽返回京城之后便应召入宫见了皇上。

  具体聊了一些什么没人知道,因为当时皇上摒退了所有下人,足足与周羽聊了近两个时辰。

  出宫之后,周羽便与孙礼、王崇山等人辞行,悄然离京返乡。

  接下来,大理寺、刑部、御史台继续审理伍永河栽赃陷害杜正义一案。

  虽说伍永河父子二人已经“畏罪自杀”,但此案还牵涉到不少人,该抓捕的还得抓捕。

  只不过,动静却远远没有大家想像中的那么大,只是抓了一些与伍永河交往密切的官员,而且也没有大张旗鼓公审。

  这,其实也是永和帝的意思。

  当时在御书房,永和帝与周羽进行了一番推心置腹的长谈。

  他答应周羽一定会还杜侍郎一个交待,但不想深挖,因为他知道,一旦深挖此案,恐怕就会一发不可收拾,不知会牵连多少官员。

  这一点,周羽其实早就料到了。

  身为帝王,岂能不明白水至清则无鱼的道理?

  况且,朝内之争,往往都会涉及到皇子之间的争斗,自古以来,这几乎是一种惯例。

  如果此案真要较真,一查到底,恐怕朝中一半的官员都脱不了干系,太子与六皇子也必然会浮出水面。

  那时候,永和帝恐怕也难以收场。

  重要的是,目前边关正在打仗,如果朝堂一乱,后果不堪设想。

  也正是因为如此,在这桩案子上,周羽并没有表述太多的意见,反倒是对目前边关的战事提出了诸多建议。

  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建议就是,最好一鼓作劲将敌方打痛,甚至打残、打废。

  因为只有这样,他们才会产生敬畏的心理。

  动不动就和谈,只会让敌人认为你软弱可欺。

  离开皇宫之后,周羽又找到孙礼细细交代了一番,之后便悄然离开了京城。

  毕竟,该做的他都做了,也算是仁至义尽了。

  接下来的路,也该让孙礼自己磨练磨练,不经历一番风雨,又如何成为栋梁之才?

  至于伍永河一案,三法司也采取了快刀斩乱麻的做法,短短数日该抓的抓,该杀的杀,该判的判。

  最终,永和帝再次御批,不仅还了杜正义清白,还追加了官职与封号,并作出了相应的补偿。

  对于杜玉娘来说,这也算得上是不幸中的大幸。

  补偿什么的她不在乎,得要的是父亲的冤屈终于平反,九泉之下,父亲也该瞑目了。

  ……

  不觉间,周羽的大婚之期临近。

  本来,周羽最初是想一切从简,但奈何名气太大,连当今天子都早早派人送来了贺词、礼物,以及白敏儿的诰命书。

  有了朝廷的诰命,白敏儿成亲之后便正式成为朝廷认可的侯爵夫人

  请收藏:https://m.bqgm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