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一百九十一章、大局为重_逐道在诸天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土匪一下子变得活跃了起来,搞得地方官府疲于应付。

  面对复杂的局势,“朱寿”大将军也不敢掉以轻心,最近着实安分了不少,没有再折腾什么幺蛾子。

  搞得文武百官都有些不适应,生怕皇帝在憋着大招,一个个都提心吊胆的应付着。

  看了一眼案牍上厚厚的一叠奏折,本就兴致不高的神武皇帝,再也没有了嬉戏之心。

  “屋漏偏逢连夜雨”。天灾不断,兵祸连连。大明两十三省,超过三分之二的地区都被迫减免赋税。

  要不是前些年,抄了十几家世家大族,充实了一下腰包。最近几年,又清查了隐匿田产,整顿了一下税务体系,增加了不少收入,日子早就没法过了。

  即便是如此,户部也是天天哭穷,而兵部则恰好相反——天天要钱、要粮、要物资。

  为了挽救危局,神武皇帝已经连续按时上朝两个月,创下了最近三十年,大明皇帝连续上朝时间的新纪录。

  并且这个纪录,还在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的刷新。不少朝堂中的老夫子,都忍不住暗自感叹:苍天有眼,皇帝终于知道勤政了。

  作为上朝的代价,就是神武皇帝挨喷的次数明显增加。尤其是大喷子王琼入阁之后,那更是一发不可收拾。

  当然,不同于一般的低级喷子,王大喷子在喷人的同时,自己还是有能力的。

  进入内阁之后,第一时间就将王阳明召回,丢去宣大担任总督守。紧接着又力排众议,将英国公张仑忽悠去了蓟辽当总督。

  除了人事调整外,王大喷子一面积极筹措战略物资,一面整兵备战,不断向前线提供支援。

  效果也非常的明显,原本摇摇欲坠的北疆的防线,硬是给稳住了。

  当然在稳定北疆的同时,大明王朝也付出了惨痛代价,比如说:暂时放弃西北战场;对南疆战场放任自流,让沐国公在云南苦苦支撑。

  这都是没有法子的事情,手中没有可战之兵,根本就不可能面面俱到。

  关键时刻自然是大局为重,先守住北疆,优先保证京师安全。

  听了兵部侍中的提议,知兵的神武皇帝直接从龙椅上跳了下来:“抽调三边之兵,增援宣府?你知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这次草原南侵可不是普普通通的打草谷,人家是为了生存之战。对很多部落来说,那是不成功即饿死。

  以至于长城防线,处处皆是战场。西北七卫因为太过偏远,朝廷顾及不到早早沦陷,最后还是江湖各派跑去救场。

  现在结果还没有出来,又要抽调三边之兵,那就相当于放弃甘肃、延绥、宁夏三地,甚至连关中都有可能沦为草原人的马场。

  稍微有点儿军事常识的都知道,关中一旦沦陷不光是大明的整体防线崩溃,更有可能被敌人从中腰斩的危险。

  遭受质问的兵部侍中刘洪添面

  请收藏:https://m.bqgm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