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87章 乱世当用重典_汉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廖仲平将部署在北城的兵马调往神策、太平门一线,以对抗攻城的清军。

  这调动不应该说完全错,但确实是错了。

  这话听起来矛盾,实则不然。

  从龙潭突破的清军,攻应天府最近的城门是玄武湖南北的神策、太平门,这没错。

  如果清军转向迂回至北城钟阜、金川二门,明军自然能发现,随即调兵也确实来得及。

  可朱慈烺没有想到的是,济尔哈朗在得知清军突破了龙潭方向明军江防后,随即派出了一支八千人的偏师,沿江去向西南,由江浦东渡,这支偏师的主将,正是之前江心岛清军的主帅舒穆禄?谭泰。

  如此一来,明军就无法迅速得知清军的异动了。

  一天之后,直到这支偏师前锋登陆,出现在钟阜、金川二门外,情况万分危急。

  幸好廖仲平稳重,在得到皇帝旨意调兵东向时,在钟阜、金川二门多留了一千守军。

  这一千守军的顽强抵抗,让明军有了一个多时辰的增援时间。

  虽然廖仲平率军赶到时,守军已经全部阵亡,清军前锋已经占领二座城门,但也立足未稳,被廖仲平以优势兵力一个猛烈反击击退。

  情况非常凶险,只要援军晚到一个时辰,一旦清军站稳脚跟,那么时刻留意战局变化的济尔哈朗,就会将手头仅余的一万人调往江浦,事实上,这一万人当时已经集结。

  得知北城二门得而复失,济尔哈朗大呼可惜。

  他迅速调整部署,将这一万人继续向龙潭方向增兵。

  并令谭泰继续进攻北城二门,牵制明军,以分散各城门的守军兵力。

  也就是说,应天府面临着清军四个城门的同时进攻。

  敌人对京城的猛烈进攻,引起城中不小的骚乱。

  许多世家富商纷纷各官府陈情,希望朝廷开启南门,放百姓逃难。

  这种民意,得到了朝中不少官员的支持。

  朱慈烺这时表现出了令人惊讶的狠厉,他断然拒绝了官员、乡绅的陈情,颁布布了全城共存亡,若有人胆抗旨逃亡,可就地诛杀的诏令。

  为起到震慑效果,朱慈烺下令就地斩杀了正阳门内最嚣张、猖狂的一些显贵和士绅。

  人数达到一百多人,其中还包括两个之前因朱慈烺登基,前来投奔的明室旁支。

  所谓乱世用重典,这道旨意,让全城军民空前地团结起来。

  但也留下了一个隐患,那就是朱慈烺,得罪了一些人。

  这些人,并不是真的是一些人,指得是一个群体,摸不着、看不见,却能真正感受到他们的存在。

  这是一个既得利益团体,是社会菁英层,他们所拥有的能量,甚至远超过皇帝和内阁。

  他们之所以有如此巨大的能量,不仅仅是因为他们拥有全天下最大的财富和人脉,更是因为无论谁来当皇帝,他们的利益永存。

  可以说,明朝的灭亡,除了优胜劣汰之外,最大的原因之一,就是失去了这个群体的支持。

  不仅仅是失去了支持,更是被这个群体所憎恶。

  在他们的眼中,皇帝只是他们的利益代言人,国家只是他们的利益共同体。

  请收藏:https://m.bqgm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