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好人?坏人?_汉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朝,而是宣布效忠比义兴朝还要晚的永历朝,从这就可以看出,郑成功心中的打算,那就是效仿他爹郑芝龙,学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

  当时义兴朝势大,永历朝势小,郑成功如果选择归附义兴朝,或许义兴朝实力就会更大,但不容置疑,郑成功会被吴争压制,这道理更简单,吴争在义兴朝经营数年之久,加上有大将军之衔。

  就算义兴朝皇室与吴争不太对付,也不会说郑成功一来,将吴争的大将军位黜落,让于郑成功吧?

  所以,不管郑成功实力再强,一旦归附义兴朝,必在吴争之下。

  这就是郑成功不选义兴朝而选永历的关键原因。

  道理其实和孔明不选势力强大的曹操,而投无立锥之地的刘备一样。

  只有反其道而行,化腐朽为神奇,才能彰显出孔明的能耐来。

  事实上,原来历史也是如此,郑芝龙奉朱聿键以明朝疏藩即位称帝,可朱聿键曾是高墙中的罪宗,既缺乏自己的班底,又没有足够的名分,这一先天弱点,使他不能不依赖倡先拥立的闽实权人物郑芝龙、郑鸿逵兄弟。

  朱聿键即位后就以拥戴之功,加封郑芝龙为平虏侯,郑鸿逵为定虏侯、郑芝豹为澄济伯、郑彩为永胜伯,整个朝堂,郑家一家差不多占了一大半了。

  郑芝龙降清之后,郑成功效仿他爹,先奉隆武,隆武朝亡,郑成功做为国姓爷,做了什么,打了哪几仗,立过什么功?

  按理如果他确实没有私心,隆武朝亡,就该直接去投永历,可郑成功没有,他明里权衡,暗附绍武。

  绍武(隆武的亲弟弟)朝才存在了半年时间就亡了,郑成功当时做什么了?

  在南澳募兵,绍武亡之后,郑成功以“忠孝伯招讨大将军罪臣国姓”之名誓师反清。

  搞笑的是,这国姓,还是隆武封的。

  而绍武一亡,他也没有投了永历,隆武朝亡于1646年,永历元年是1647(永历由监国登基是1646,次年改元)他依旧没投,一直到永历二年,他都没投。

  这是奇货可居、待价而沽啊。

  果然,永历撑不住了,册封郑成功为“延平郡王”,于是郑成功立即改旗易帜,宣布改奉永历年号为正朔,但事实上,两个势力中间隔着十余万清军,郑成功依旧是听调不听宣,不,事实上,不听调也不听宣。

  甚至最后永历朝亡,郑成功都没有派兵前往救援,虽说中途遥远,可其心,也是路人皆知的。

  王一林将陈藜所交待的事,大致串连起来,也猜测到了一部分事实。

  那就是郑家果然有人通敌,至少郑芝莞已经可以确认。

  王一林悚然而惊,这是多大的一个局!

  半年前,郑芝莞已经暗通清廷,已经揣摩到义兴朝内乱起时,就是郑家水师北上之日。

  也就是说,郑芝莞在半年前,就知道义兴朝会乱,而事实上,义兴朝今年已经够乱了,先是大战,后钱庄弊案,暴发慌乱,连皇帝都换了,而逊帝自尽了。

  而郑芝莞说这话的当时,五、六月的那场大战尚未暴发,义兴朝天子还是朱慈烺。

  这怎能不让王一林惊悚。

  他紧皱眉头,脸色阴沉得可怕。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笔趣阁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

  请收藏:https://m.bqgm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