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一十四章:贵人相助_重生之经济天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他在县里还真就得谁都要敬着三分,日后前程还真是一片光明...............

  小姑夫决定不管如何,都要试试凌云的这个主意,万一成了,那自家就算是半只脚已经踏入县府班子的门里了。

  小姑夫得意洋洋地回转县城,把凌云教他的话给县主官做了一番汇报。

  县主官一听,差点没被吓尿。开什么玩笑,几千亩的耕地没有批文,不履行申报开发手续就许诺出去了。这怕是嫌自己在这个位子上坐着挡了别人的路了?

  就算是不办土地使用权证,可这么多的良田莫名消失,一旦被人揭露出来,县主官觉得到时候自己能黯然隐退都是好的了,搞不好那得坐牢。

  不过县主官城府极深,他当面没做什么表示。他不知道黄志擅自给“凌志电动车”项目许诺用地是有人指使,拿他当枪使。还是这家伙就是私利熏心,想为自己的岳家谋利。

  县主官准备等调查清楚了再收拾黄志。

  “凌志电动车公司”筹备委员会却不依不饶了,在凌云的授意下,他们一波波地催促县里落实投资许诺条件,尽快完成用地计划编制,并尽快完成土地收储。

  县主官内心里已经把那个无法无天的黄志恨得是咬牙切齿了。黄志也知自己露头一把,非但没能替领导分忧,反而惹来了一个巨大的麻烦。潜缩起来,不敢再露面了。

  陈蕙兰作为项目协调小组的组长,这段时间是忙得不可开交,她亲自带着人员在项目拟选址区考察调研、测绘丈量。

  晚上回县城后还要组织相关人员开协调会、碰头会、推进会...............

  几经努力之下,县里和“凌志电动车公司”初步达成共识:项目选址就放在凌家所在的村子边上。第一期200亩土地收储整理3个月里完成。

  “凌志电动车公司”按计划进行第一期建设。后面二期项目的土地储备,陈蕙兰大胆地提出了一个“集村并居,整理开发”的思路。

  简单地说就是凌家所在的村庄居民散居,土地利用效率不高。陈蕙兰提出将居民区集中起来,把整理出来的土地交给“凌志电动车公司”开发利用。

  陈蕙兰的这一方案不仅“凌志电动车公司”论证后觉得可行认可。国土部门系统内部对这一新思路的评价也甚高。

  这一方案最大的优势就是在于回避了工业开发和耕地保护这一矛盾,把村集体的建设用地转化成了工业用地。

  村民和工厂两得便利。

  系统内部刊物发文称陈蕙兰立足于实际情况,积极探索土地开发利用的新思路新方法,不仅支援服务了当地的经济建设,也为耕地保护做了贡献。

  陈蕙兰的“集村并居”还为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建设提供了新思路,新样板。

  陈蕙兰同志现在才40岁左右,正是年富力强干事业的好时候,随着系统里和地方上对她推崇备至,一颗县城政局的新星正在冉冉升起。

  陈蕙兰的升迁几乎是铁板钉钉了,周末在校长家,看着王臻那副郁闷得几乎怀疑自己是捡来的模样,王校长皱皱眉头。

  想到以后妻子的职位职级都要在自己之上了,自己的家庭地位恐怕岌岌可危了。校长暗自皱眉。

  校长内心里也有个计划,凌云高考要是能放个卫星的话,也许他还是机会往上提一提。

  校长准备要好好操练操练凌云了,不能再让他这么自由散漫下去了。

  凌云喝着陈蕙兰精心煲的鸡汤,哪里会知校长竟有如此险恶用心....................

  请收藏:https://m.bqgm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