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77章 下岗后的路_我在东欧当倒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杨宁开车先将老爸送去了工厂,回过头来,再去了弟弟妹妹的学校,为他们两个办理了转学手续。

  在街上溜达到了快十一点钟,给弟弟妹妹还有老妈各买了一套适合帝都中秋季节穿着的衣服,随后回到了老爸的工厂。

  老杨同志的下岗手续办起来也不复杂,此时,早已办妥了手续的老杨同志正在厂子门口安慰着另外两名工友。

  看得出来,老爸跟那二位的关系应当是很铁。

  杨宁停了车,摇下了车窗,招呼了老爸和他那两位工友一声。

  老杨同志随即骄傲道:

  “我儿子来接我了,那就不跟你俩多聊了,晚上有空的话,来我家吃饭,咱兄弟几个再喝顿告别酒。”

  上了车,老杨同志长叹了一声,不无感慨道:

  “这日子,何时是个头啊!”

  那二位,年纪跟老杨同志相仿,手上的活也不比老杨同志差,都属于那种看过了图纸,上了车床一次便能拿出合格部件的技术型老工人。

  老妈在后排座上左手揽着二儿子,右手揽着小女儿,带着三分埋怨的口吻道:

  “你啊,就别替他们犯愁了,咱们家要不是宁儿争气,过得还不如人家呢!”

  老杨同志又是一声闷叹,不再言语。

  杨宁调转了车头,侧过脸来,看了眼闷闷不乐的老爸,笑道:

  “你可以把下岗理解为人生的末路,也可以把它理解为人生的一个新的起点。”

  老杨同志像是被触动到了,不自觉地将视线转移到了杨宁这边。

  “所谓天无绝人之路,只要肯吃苦,只要能豁的出去,总是能够找到别的路……”

  老杨同志若有所思道:

  “说起来倒是简单,卖个早点,摆个夜市,好像到处都是路,可做起来……唉,都去卖早点摆夜市,哪有那么多生意好做呢?”

  这是实话。

  将近百万人口的彭州,赶在这两年间下了岗的各厂工人,往少里说也得有个七八万。

  都去卖早餐摆夜市,最终的结果只能是大伙都吃不上饭。

  老杨同志黯然摇头,接着哀叹道:

  “就拿我那两个师兄弟来说,能把自己喂饱不饿着就已经很不错了,哪有什么能耐给别人做早点呢,摆夜市更别扯……”

  前方有个骑自行车的大嫂好像是要过马路,杨宁放慢了车速,同时按了下喇叭。

  并非人行道,但大嫂图近,就是要视交通规则为废纸,视自己的人生安全为粪土,你开车的也是拿她一点办法也没有。

  只能是让她先行。

  坐在副驾座位上的老杨同志像是被招惹到了,中断了自己的表达,气鼓鼓嘟囔了一句:

  “真没素质!”

  杨宁倒是不怎么在乎,仅仅是呵呵一笑。

  再过上个十几二十年,只要不直接躺在你车前的人,都算是相当有素质。

  重新踩下了油门,杨宁笑着回复了老爸:

  “如果你那俩师兄弟能豁

  请收藏:https://m.bqgm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