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80章 峰回路转_知否之护姐狂魔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盛长桢一直站在场中,观察着两边的局势。

  听到赵宗全撂下狠话,准备拂袖而去时,盛长桢心底暗叹。

  到头来还是未出他所料,这位未来皇帝还真是能忍,连如此奇耻大辱也能隐而不发。

  盛长桢也能理解赵宗全的想法,他就是想着暂且忍耐,等郑昌因为矿山案伏法,到时候也算报了仇了。

  说实话,盛长桢心里也认同,这是最好的处理方法,也是最符合赵宗全利益的结果。

  既能报了仇,也能维持赵宗全稳健低调的名声。

  但盛长桢认为,这样的决定有些冰冷。人如果始终保持绝对的理性,似乎就失去了几分人味。

  盛长桢知道,赵宗全就是未来的皇帝,盛长桢肯定要在他的麾下为官。

  盛长桢已经与赵宗全建立了良好的关系,他不希望自己未来的主公是个冰冷的机器,而更希望他是个活生生的人。

  当然,盛长桢或许想得有些太远了,这些也都是后话了。

  但是,如今还有一桩燃眉之急,让盛长桢不能眼睁睁的看着赵宗全就此了结此事,那就是矿山案。

  自从得到账本之后,盛长桢翻看了其中的记录,发现不少朝中大员涉入其中。涉案之人中,职位最高的,赫然是当今工部左侍郎商冶。

  堂堂正三品的大员,居然也牵扯其中。根据账本中的记载,朱贵每年都会提供给李鉴一大笔财物,由李鉴转交给商冶。

  大周朝的官矿都属工部管辖,其直接管辖人,正是左侍郎商冶。

  商冶与禹州三人组结成利益关系之后,所有来自京中和朝堂上的压力,就都由商冶代为承担。

  难怪矿山一事能捂了这么久的盖子,原来有商冶为他们保驾护航。

  这不就是监守自盗么,盛长桢看完账本也是十分震惊,对矿山案有了更深的思量。

  盛长桢手中人证物证俱全,但还是得由朝廷来查清此事,得出公论。

  如果直接把证据呈报上去,商冶必然从中作梗,拖延时间,给禹州三人组通风报信。

  一旦李鉴他们有了准备,说不定就会选择断尾求生,遣散矿工,销毁各种证据,对盛长桢的指控抵死不认,此事就会变得更加棘手。

  到时候朝廷再派钦差下来查案,必然迁延日久,说不定还是照样无功而返。

  有了这样的担心,盛长桢就重新考虑起顾廷烨的提议来。

  先斩后奏,未必不是一条好路子。

  到时候救出矿工,有数百矿工为证,李鉴等人百口莫辩,商冶再遮护也无济于事了。

  只是这件事的主事之人,只能是禹州团练使赵宗全。

  他有威望,有地位,还是禹州团练名义上的主官。只要能够调动禹州团练,剩下的事都是水到渠成。

  但偏偏这位团练使是个不爱出头的性子,盛长桢也是无奈,只能跟着顾廷烨试着去劝说。

  谁料,天降助力,这时候居

  请收藏:https://m.bqgm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