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26章 上善若水_知否之护姐狂魔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徐文长不住地拿盛长桢打趣,盛长桢只得求饶认输,用喝茶来掩饰尴尬。

  谈笑了一会儿,徐文长忽然正色起来,沉声问道:“小师弟,你对如今的朝局如何看?”

  盛长桢也严肃起来,脱口而出道:“朝政早已糜烂!”

  徐文长显然对盛长桢的看法十分赞同,点了点头又问道:“那你觉得若要救危扶难,当务之急是什么?”

  盛长桢略加思量,缓缓道:“使百姓不饥。”

  徐文长有些错愕。

  他以为盛长桢或许会说北境的蛮夷,会说朝中的冗官冗军,或者是如火如荼地党争。

  没想到,盛长桢居然抛出了这样一个答案。

  徐文长突然有些明悟了,自己虽满腔愤慨,但始终着眼于朝堂,未曾关注过这大周真正的根基,黎民百姓。

  可盛长桢却一语直中要害。

  徐文长不由地苦笑,自己为官数十载,居然还不如一个新科翰林,实在是讽刺。

  盛长桢继续道:“其实,要维持一个国家的存在很简单,只要让百姓不至于饿死,这个国家就不会轻易灭亡。”

  徐文长从盛长桢平淡的语气中,听出了他内心深沉的悲切。

  是啊,听起来多么简单。

  可要做到,难如登天!

  盛长桢一打开话匣,心情逐渐激荡。

  这段时间的接触下来,他与徐文长已成了忘年交,对他十分信任。

  既然徐文长发问了,那自己就把胸中的谋划全盘展现给他又何妨?

  “历朝历代,开国之君,无不实行均田免赋,然后可以有二三百年国祚。

  但二三百年之后,便难免出现世家豪强,土地尽归其有,平民无地可耕,天下民怨沸腾,焉能不反?

  如果此时,能抑豪强、均田地,那便可国祚绵延,号称中兴。

  如果不能,则国灭人亡,天下大乱!”

  盛长桢一字一句,沉重悲切,犹如一柄重锤在徐文长心口不停地锤击。

  徐文长被盛长桢敏锐的眼光震惊了,没想到这个初入官场的年轻人,看待国家命运的高度居然达到了这种程度。

  他此刻也顾不得对自己身份的矜持了,急忙问道:“那要如何做,才能避免这一结局?”

  盛长桢长叹一口气,办法,能有什么办法呢?

  即便盛长桢倾尽所能,也只能给大周朝续一口气,等盛长桢死后,终究脱不了人亡政息的命运。

  这就是封建王朝的局限性,盛长桢也无力改变,只能在有生之年尽力缓解罢了。

  他一个人的力量,终究是太渺小了。

  但他也有能做的,那就是引进像土豆玉米这样等我高产作物,让天下百姓都能吃得饱肚子。

  盛长桢来到这个世界十几年,渐渐搞清楚了它与前世的区别。

  总体而言,历史脉络变化较大,但山川地理却是一般无二。

  北边冰天雪地,西边有高山,东边有大海,南边则是湿热的丛林。

  长江汹涌

  请收藏:https://m.bqgm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