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 072章 盛府近况,皇帝召见_从知否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好,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也紧着这对小小的主仆。

  不过在对小小桃的调教上面,房嬷嬷可是半点都不含糊,小小桃的两只小手,时常都是通红通红的,耳提面命,言传身教。

  不过小桃这丫头看着虽然笨,实则却是个内秀的,性子憨厚不说,对明兰又异常的忠心听话,明兰让她往东,她就绝不会往西,虽然脑子不够活络,但却能吃苦,肯下功夫学东西。

  不说房嬷嬷,就连老太太对其也是愈发的喜爱,不知是不是因为林噙霜的缘故,老太太对于聪明人有一种天然的抵触感,反而对小小桃这种憨厚的,对小明兰这种单纯耿直的,倒是愈发的喜爱。

  ···············

  时间转眼便至七月,卫允的休沐早已结束,在六月十六那日便回去上值了,和刘明还有王离一起,整日泡在翰林院的书库里头,整理和翻阅典籍。

  夏日的雨天,有些闷热,随着时间的推移,原本轻飘飘,几乎让人察觉不到的空气之中,好似被人加上了几把沉重的枷锁,沉甸甸的压在人们的心头,连心情都变得有几分浮躁。

  书库乃是重中之重,自然不可能有冰鉴让几人去暑,书籍的保存才是最重要的。

  不过有句话说的不错,心静自然凉,当你沉浸在一件事情里头的时候,对于外界环境的变化,似乎也没有那么清晰的感觉了。

  卫允正在翻看地理游记之类的书,相较于那些个繁复难懂的圣人文章,卫允更加喜欢这一类实用性比较强的书籍,还有《史记》、《左传》、《战国策》、《三国志》这类史书。

  读游记,翻阅地理,可以了解到全国各地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以及民风习俗,而读史书,唐太宗在魏征逝世之后,曾说: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卫允尚且做不到唐太宗那种通透的境界,但却并不妨碍他通读史书,从过往的历史之中,已然发生过的事件之中,寻找到有助于自己的东西。

  类似于沙盘演练那般,幻想着当自己身临其境的时候,会做出怎样的决断,又会造成怎样的后果,分析其中的利弊得失,当做精神食粮,充实自己,强大自身。

  既然已经做好了要外放的打算,卫允自然要从此刻开始,寻摸自己外放的地方,江南富庶,且又是卫允老家所在,熟悉地理人文,名风名俗。

  但若真去了江南的话,只怕卫允想要往上爬,非得十几二十年不可。

  江南富庶,相对而言,各方势力自然也更加的错综复杂,想要做出政绩来,若没有几分本事,还真不行,想要做的突出,那就更难了!

  岭南偏远,多少数民族,且与大理、交织等国交界,环境极为恶劣,治理不易,。

  东部沿海地区,因这些年海运逐渐发展起来,

  请收藏:https://m.bqgm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