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0569章:先武后批文_亿万富豪从相亲系统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前,还在圆明园度假办公的时候,也常常让慈禧读奏折给他听。

  慈禧通晓满汉文字,对时局总有不同的看法,深得咸丰皇帝信任,已经把她视为身边的得力助手了。

  咸丰皇帝在太监们的侍奉下,已经宽衣解带,他不想再看奏折了。但是,这些奏折所奏的事情都很急,否则,不会连夜送到热河避暑山庄里来,如果这些奏折当晚不批阅,那么,明天就无法快速转给内阁或者军机处了,尤其是涉及到一些军情的奏折,更是不能有丝毫耽搁。

  咸丰皇帝犹豫了一下,索性向慈禧挥了挥手,说道:“就让贵妃代劳,替朕批阅吧!”

  咸丰皇帝说完,倒在床上呼呼睡了起来。

  这是慈禧第一次真正独立代替皇上批阅奏折,虽然在圆明园的时候,慈禧也常常代笔批阅奏折,但都是根据咸丰皇帝的口述进行批阅,丝毫没有自己的主见。

  清朝入关以来,由于对汉人比较忌惮,因此,权力也非常集中,无论经济、军事、吏治、人事等等,都必须由皇帝说了算,各地的奏折送到京城后,内阁会拟一个顺序,呈给皇帝御览。皇帝按先后顺序逐件用朱笔批阅,盖上玉玺后,再转给相关部门去办理。

  皇帝之所以要在奏折上批示和用印,就是为了防止大臣专权,或者擅自更改皇帝的命令。如果有人擅自更改皇帝在奏折上的批示,将会被判处抄家灭门的罪责。

  而咸丰皇帝让慈禧代为批阅奏折,可以看出,他对慈禧确实很信任。

  那么,独立代替皇上批阅文件的慈禧,到底用了什么方法呢?

  慈禧非常聪明,也善于权谋之术。她在还没有完全掌握大权的情况下,为了避免后宫涉政,被大臣们抓大把柄,发明了一个方法,那就是批阅各种奏折以及文件的时候,在上面写上模棱两可的话。

  这也是慈禧批阅文件非常有意思的地方,我们一起来看看她使用最多的两个方法:

  第一个方法:直接在奏折上批示“已阅”两个字,证明皇帝(当时她代表皇帝)已经看过了。

  第二个方法:批示“知道了”三个字,表示皇帝已经知道这件事情了。

  这两个方法,非常油滑,并没有明确指示,转给相关部门后,大家怎么做,完全靠猜测,但是,如果将事情办砸了,就要承担后果。

  这样批阅文件的方式,由于不具体,后来被很多庸官广泛采用,即使在现在,依旧有人效仿,尤其是那些没有能力,没有本事,但十分油滑的庸官,更是十分喜欢这样的批阅方式。

  后来,慈禧掌握了清朝真正的统治权后,这样批阅文件的方式就用得比较少了,但是,这样的方式,却已经在官场上流行起来,最终导致官员办事不积极,互相推诿的事情时有发生,也导致了清朝的灭亡。

  启示:慈禧没有掌握实权时,采取模棱两可的话来批阅奏折,可说非常有智慧,毕竟,她当时还没有权力,一切都要从保护自身出发。

  可是,当她掌握实权后,就应该制止这样批阅文件的方式了。可惜的是,慈禧并没有发现其漏洞,导致庸官大量产生,也导致懒政的人越来越多。

  “徐长卿,我说这么多,我想,你应该明白我的意思了吧?”

  孔因看了眼徐长卿,拐弯抹角说这么多废话,目的只有一个,培养真正意义上属于自己的人!

  他孔因,和俞杨成,以及其他人当中的任何一个人,也可以将徐长卿捧高,甚至是不在慈禧之下。

  “孔因,我想,依照你的说法,眼下最重要的不是人脉,而是身边的的高手?”

  徐长卿有些错愕,他不是没想过,但是现在还不是时候,

  老爸以及干爹他们都说过,自身实力重要,才是最重要的,可现在,孔因居然希望自己,身边有像慈禧那样的高手,才能掌控大局?

  “徐长卿,我说这些,你可以和他们一样,当成是我在说书,但是你别忘了,你不是普通人。”

  孔因淡淡一笑,闭着眼睛,还有一个小时,就到站了……

  徐长卿也是沉默寡言,有些事,不知道还好,一旦知道,还真的有些为难啊。

  “孔因,这件事,等回去再另行商议吧!”

  请收藏:https://m.bqgm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