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81章 第五个人?_大侦探乔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会随之发生变化。

  可以假设一种情景:x先生租了一个公寓,他完全可以做到像普通人上下班一样,每天带着一个公文包,里面装着需要用到的磁带和信号接收器。

  定点到房间里上班进行录音,离开时就把磁带和信号接收器都带走,将磁带交给z先生去处理后面的事情,他的任务就完成了,可以养精蓄锐的准备第2天的重复工作。

  这样做的好处很多,比如它起到一个类似电源断路器的作用,负荷过载就会自动跳闸。

  即使被意外发现了窃听器,有了这个中间过渡,就很难找到实质证据,去将他们和王子饭店的窃听联系到一起。

  他就仿佛是一个勤劳的小蜜蜂,每天准时准点的飞来花丛里采蜜,然后又飞回蜂巢。

  根本不需要居住在这个范围内,录音密室变成一个普通的办公室,因为它的很多功能都已经转移到仓库那里去。

  重要性大幅下降,房间里一定是干干净净,除了一台录音设备,什么多余的东西都不会有。

  如果z先生真的存在,这个假设的场景就是完全可以成立的,那么进而判断,乔治之前对x先生的种种推断,也一定是错误百出。

  想找到他就更加困难,甚至是机缘巧合的找到了录音密室也没有用,里面空空荡荡什么证据也不会发现,老鼠关在里面都会被饿死。

  乔治想到过这种情况,却很快就排除了z先生的存在,依然将x先生列为突破口是有充分理由的。

  从来没有十全十美的事情,有了好处就必然会有弊端,从经济角度讲,团伙里多了z先生,就会多一个人参与分赃。

  如果这个人是必不可少的,那么就是必要的支出,花费再大也值得,如果这个人是可有可无的,比如仓库可以利用其它方法保护,就会显得不合理。

  从完成任务的角度讲,四个人是一个完整的任务链,缺一不可,可以完成从开始窃听分析,到最后投资获利的全过程。

  就像是一个各司其职,单线联系的间谍小组,却为了减少x先生的工作量就多出一个人,也会显得不合理。

  从保守秘密的角度讲,这关系到他们每个人的身家性命,每多一个知情人,暴露秘密的风险就会增加很多倍,既然他们选择了隐蔽的原则,就一定会贯彻到底。

  除了以上的这些分析,让乔治下决心排除z先生,还有一个非常有力的旁证,就是汉斯留下的遗产,那盘被收藏在储物柜的磁带。

  汉斯能不为人知的拿到磁带,就必然是悄悄潜入过录音密室,磁带上面的日期,也证明了他进入的时候,密室中有大量磁带存在。

  这个证据就排除了z先生的存在,有人说那也不尽然吧,他完全可以跟踪x先生找到仓库所在,从仓库中得到磁带不是一样的结果。

  这有点想当然了,仓库不同于录音密室,它是在这个区域之外,它强调的不是隐秘而是安全,这么多年下来,必然经过各种防火、防潮、防盗设施的改装加固。

  完全可以说是一个密不透风的堡垒,职业盗贼想进去都不容易,他又根本不认识z先生,想神不知鬼不觉的潜入进去基本不可能。

  综合起来考虑,乔治就排除了这种可能,坚定的认为这个团队只有四个人,一定没有第五个人。

  请收藏:https://m.bqgm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