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73章 培训_大侦探乔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晚上20点,人声喧哗的会议室安静下来,埃尔文等几个技术支援组的人,准时开始对参与案件调查的精英们,进行关于窃听和反窃听知识的培训。

  在案子的紧要阶段,乔治不让手下抓紧时间去破案,反而集中起来在内部搞什么培训活动,看上去有点本末倒置,其实并不是如此,这是乔治深思熟虑后的决定。

  在黄金72小时内破案的几率最高,是因为随着时间流逝,凶手留下的现场证据,还有目击证人的记忆,都会逐渐模糊和消失,所以要抓紧每一分每一秒行动,尽快找到和锁定犯罪嫌疑人。

  但现在的情况截然不同,乔治已经确认了谁是凶手,还要纠结于在几个小时内破案,就根本没那么重要了,反而因为这是正面攻坚的取证阶段,更需要稳扎稳打、步步为营。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个案件的核心就是窃听,多掌握一些这方面的知识只会是有利的,要找到各种犯罪证据,同样也离不开窃听和反窃听设备的帮助。

  教员们授课的时候,乔治本人也很虚心的,和大批探员一起坐在下面,认真倾听几位教员的讲解。

  包括埃尔文在内,给他们上课的一共只有3位教员,他们讲述的内容各有重点,分别是从应用设备、设备改装和技术原理的不同角度来阐述。

  第一位教员是叫约翰的电子技术专家,他原来并不是侦探社的人,仅仅是合作关系,现在已经被埃尔文招安,成为技术支援组的成员之一。

  他主要是概述各种窃听器的原理,比如声波、震动、无线电波、编码和解码等,还有目前最先进设备的功能和效果。

  窃听器的种类和效果众多,比如战国时听瓮的原理发展到现代,就是伞枪和鸟枪窃听器,也叫指向式窃听器。

  利用声波和震动,它们可以在几百米甚至几公里远,听到指定目标在房间内的声音。

  同样的原理,是效用功能更高的抛物面窃听器和喇叭窃听器,甚至更高端的,多种先进设备组合的电子窃听网。

  大型和巨型窃听器,通常都是国家级的作为,他重点讲述的还是各种微型窃听器。

  虽然晶体管刚在实验室出现不久,但电子管的技术已经很成熟了,使得电子窃听技术有了重大的突破,几年前,就有一种名叫蝎子的微型无线电窃听器问世。

  它的体积比火柴盒还小,能清晰地窃听到室内的每一种细微声响,并将这些声音转换成电波,用超短波发射出去。

  在8公里直径内的超短波接收机,可以把这些电波记录下来,并用解码打字机把窃听到的内容打印出来,形成文件。

  还有一种简便高效的窃听器,叫串音窃听器,专门用来窃听电话线中的谈话电波。

  它不需要安装在电话机上,是利用两根有1米左右平行的线

  请收藏:https://m.bqgm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