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60章 技术支援组_大侦探乔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措不及防的就被乔治点了名,还被劈头盖脸的问了一大串的问题,道森心里也不由自主的翻腾起来,为了争取时间思考,他仿佛慢动作一样的揉着下巴,用着很慢的语速回答道:

  “老板,使用无线窃听器的时候,经常装在电话里或者电线插座上,是因为这样能够借用它们的电流进行工作。

  这样做的好处显而易见,只要找到一个机会安装后就能进行长期窃听,可以避免反复更换电池的操作,减少窃听器的暴露风险。

  至于其它的那几个问题,我知道的不够详细和准确,就不班门弄斧了,需要向埃尔文他们这些专业人士请教。”

  乔治虽然问了一大串问题,也没指望他能回答出全部答案,本来就是想验证心中的想法,点着头说道:

  “嗯,看来不仅是马克,这是一个普遍的问题,我们这些负责指挥破案的人,对窃听的相关知识了解和掌握都不够。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看包括我在内都有这个必要,专门花费一些时间补上这个功课。”

  这个案件的核心就是关于窃听,侦探社的调查人员,又不能像汉斯一样,在饭店内部进行观察,只能是在饭店外部,通过设备监测窃听器发出的无线电波。

  即使乔瑟夫他们现在可能停止了窃听,多掌握一些这方面的知识,也只会是有利的,比如追查他们过往用到的窃听设备和器材的来源。

  亨特本人属于本格派侦探,喜欢沉浸在缜密的逻辑和推理分析中,并不喜欢窃听器这种东西,在侦破案件的过程中,也从来没有使用过窃听设备。

  但是,侦探社的工作性质就决定了,他们对各种窃听装备其实并不陌生,甚至部分人员可以说是相当专业,一些保险公司委托的骗保和诈保调查任务,侦探社的侦探也没少使用过类似手段。

  乔治亨特侦探社,又是属于那种特别有钱有势的顶尖侦探社,专业能力和那些国家级的情报机构比不了,但在民用范围内,绝对可以算上这个领域内的顶级专家。

  但是,恰恰因为侦探社的规模足够大,人员之间有了职务阶层和不同的工作分工,就造成了一种现象。

  类似道森和马克这种破案经验丰富,从资深警察转职为私家侦探的组长,平时工作起来的时候,并不太像是一个通俗意义上的私家侦探。

  因为和当警察破案时相比,他们的工作内容几乎没有大的变化,完全可以专注于指挥案件调查,专心于案件本身的证据和线索。

  不像普通的私家侦探社,他们人员稀少力量单薄,只能想方设法的自力更生,每个私家侦探都要一职多能,要掌握化妆、跟踪、摄影、溜门撬锁、窃听等各种各样的技能。

  大树之下好乘凉,道森他们的工作任务是管理和指挥破案,就不需要他们必须

  请收藏:https://m.bqgm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