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十三章 再生_地球上的一百亿个夜晚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稍早一点,也就是李明都和气态巨物刚刚从黑暗世界中目击到光线的时候,从外界来看,两个暗色天体其实还在彼此接近中。

  当时,它们的距离仍然有三万公里。

  在这个尺度上,引力的作用变得非常明显。密布两者之间的微型暗色单元们似乎不知道自己该前往哪个暗色天体,完全委身于引力和向心力的支配,从而在广袤空间中呈现出外侧稀疏而内侧密集的趋势,像是一个发散状的线圈。

  线圈有两个中心,就是这两个暗色天体。

  从黑球的视角来看,尽管两个天体相距还有三万公里,但它已经只能识别到一个直径超过五万公里的扁圆的椭球。

  引力波的涟漪层层叠加,已经难以分辨,靠先前的数据推算也只能得到一个模糊的结果。

  太阳依旧很远。它小心翼翼地从海洋行星的边缘飞出,重新扫视了簇中全部的星,确定每颗星星在这个时刻的方位后,便追溯灰球先前走过的路掠过暗色单元们乱糟糟的线圈的边缘,随后它转身变成一个内凹的正方体,在这个形态上,它可以同时从超过一半的角度上观察周围的空间。

  “总算找到了。”

  在距离“线圈”四十万公里的地方,面朝倾斜于黄道面十七度的视角,一个和它差不多大的小型黑色球体落进了它的眼帘。

  在这颗黑色球体的背后,同样有光线不能照耀的暗色天体引起了光学成像的变化。在它左侧的某个角落里,海洋行星是最小的月亮。这颗月亮的光彩把黑色球体从黑暗的世界中解脱,让它变得容易观测。

  它想:

  “这是我。”

  它使自己变成了球体。

  于是镜面的自己变成了正方体。

  保持角度不变,往前飞一段距离,那个黑色正方体就更大了。

  它说:

  “因为茧体破碎而短暂形成的反德西特镜面边界现象。”

  就像是从一小块碎裂的镜子里倒映出来的世界。因为周边是黑暗的太空,便融入黑暗无迹可寻。假设不是灰球的信号还存在于它的表面,那么黑球也是决计找不到的。

  但镜子是有边界的。黑球小心地往下沉了约十米的距离。在这个距离上,十米意味着观察入射角变化了二分之一度左右。然而果不其然……它既没有看到延伸的镜面边界,也没有看到镜面边界的边缘。

  整个镜面边界从它的视野中完全消失了。

  它重新上浮。

  一米,两米,三米……九米,九米九……一切都未出现。

  在上浮十米,使得角度正确的瞬间,所有倒影里的世界在一刹重新缤纷出现。

  黑球没有犹豫,沿着这个角度向前,直至触碰到这一无形无相的界限。一种极轻微的阻力阻止它的穿过。它毫不犹豫突破了这一层小小的界限。

  接着一个黑色的正方体就从它刚刚走进去的位置走了出来。

  

  请收藏:https://m.bqgm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