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九章 木鱼茶庄_结爱:异客逢欢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每一个人都有管理自己记忆的方式。

  比如张佩佩喜欢写日记,像鲁迅那样,一天只记一两行。六年的中学时光概括下来不过薄薄的三本。她不忌讳给皮皮看,因为内容大多语焉不详。当中还冒出许多粗话,诅咒同学、批评老师、诽谤学校的句子比比皆是,就像一个野蛮人。比如她穿了一条好裙子,就被骂成狐狸精;汪萱穿了一条好裙子,就被夸成有品味。比如上课看《心有千千结》,被老师抓住,当场撕了,害她赔了三倍的罚款。比如和玉敏说自己喜欢某个男生,第二天就传遍全班。比如某同学的生日party,座位前后左右的女生都请了,独独没请她。比如小倩借她的自行车买东西,被偷了,说了声对不起就不了了之。一言以蔽之,张佩佩的日记,就是一本高二七班的劣迹史——这正好证明了皮皮对张佩佩的印象:佩佩很聪明,却活得很糊涂。她父亲很有钱,却用错了地方。如果当初没靠父亲的钱进了C城一中,而是到了一所普通中学,她会有一个更灿烂的青春。

  在C城一中这个以分数为等级的小社会里,佩佩只能用钱收买友谊。可是中学时代大多数人的价值观念还不成熟,钱的作用也没成年社会那么大,许多友谊就是有钱也不能完全收买。比如王玉敏,比如董小倩,佩佩花多少钱也不能左右她们,除非能考出个比她们更好的名次。这当然还不是佩佩最倒霉的地方。

  高二七班作为一个集体,会有一种集体的情绪,或者说是某种“气场”。不可能天天积极向上,负面情绪也得要有个发泄的地方。这就好像一个国家,经济蒸蒸日上的同时,也得搞些球赛,让人民群众有个地方骂。高二七班四十名以后的差生,就承担了这项重任。那么多的竞争、妒忌、失落和不甘,最后都表现在对班里少数几名学生的彻底鄙夷和极度憎恶上。开始只是觉得他们笨,后来渐渐发现他们待人也有问题,品德更是有亏缺,怎么看都不顺眼,就像印度最低一级的种姓,和他们接触都成了禁忌。这少数几名学生中,有人被叫作“饭桶”,有人被叫作“神经病”,也有人被叫作“马屁精”。那个被称为“妖精”的就是佩佩。知道自己是妖精的佩佩不久开始发胖,胖到要天天喝冻顶乌龙茶来减肥的地步。佩佩于是发明了一个动词,她被高二七班集体“冻顶”了。

  皮皮也写过日记。在日记里写了很多首隐晦的诗赞美家麟,主要是纪伯伦风格的,有时也学拜伦的《唐璜》,写得很长。从表面看,皮皮是个温和乖顺的女孩,其实心底和佩佩一样野蛮,日记里充满了对家长、老师的牢骚和不满。尽管很谨慎地收藏自己的日记,那些不客气的牢骚还是被她妈妈从抽

  请收藏:https://m.bqgm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