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25章 国内动静_季汉大司马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中,众人言威公与仆射不睦,可有此事?”

  杨仪低头而应,也不知他有没有将诸葛亮的话听进去。

  如今脑海中,仅依稀记得父亲病逝前的模样。母亲相貌,则是因他岁数尚小,根本是不记得了,仅记住她喜穿红衣。倒是兄长诸葛瑾,偶尔会念叨几下,但也是不多。

  “皇后殿下与糜君可知朐县归土否?”诸葛亮边拆书信,边问话。

  实际上,经营江淮战略早期,江左民间不乏有微弱的声音,认为打江淮没什么必要,要北伐不如从襄樊出击。当然这些声音,还没传到朝廷上,就被张昭、步骘、顾雍、陆逊等人集体压下。

  楚人因各种原因,中高官人数多于吴、蜀世人。故而蜀人入朝,对他们的几乎没什么影响。而吴人为了保证己方利益不被蜀人所抢,在朝中常常打压蜀中士人。

  “且先算之!”

  今因小事,杨仪与上级刘巴发生争论,此事在有心人的散布下,得以传遍尚书台。

  敬奉祖先之基因,如姓氏般深刻融入华夏男女血脉当中,上至帝王,下及百姓每年都会祭祖。

  及待杨仪退下,马谡说道:“丞相,陛下不日撤军,武关道绵延千里,或山道崎岖不便。如贼军引兵追击,谡恐陛下所部当会因难以进退,致使兵马折损严重。”

  诸葛亮稍微活动了下筋骨,则就继续回到堂中,俯首忙于案牍之间。

  行军作战,杨仪或许略有不足。但他擅长成本控制,总能为南汉节省出成本花费。这让诸葛亮非常喜欢用杨仪,毕竟南汉实在是需要精打细算。

  杨仪的脸红了起来,低头答道:“回丞相,确有此事。非是什么大事,仅是琐碎小事而已。”

  “知矣!”

  “诺!”

  董公者,董和是也。

  南汉平蜀之后,董和因自身出众的能力,及刘璋女婿的身份,被刘备所重视。在南汉建国之后,被任命为少府,专门负责与少数民族的事务。

  今南汉国中高官,旧益州籍贯者,唯镇北将军黄权,且嘲讽的是黄权、王平、阎蒲等一众中高层官吏在南汉国中,他们的籍贯非益州人,而是梁州人。

  在刘备北伐后不久,大将黄忠于家中辞世,诸葛亮替刘备参与葬礼;上月,大臣董和病故,亦是由诸葛亮出面,替刘备抚恤家眷。

  今五溪蛮、南中蛮、百越、交蛮能大体臣服于南汉,除了南汉自身武德充沛外,则与董和所提出抚夷政策有关。

  “诺!”

  经营江淮的战略对南汉而言,一直是赔钱卖买,且投入几乎可以说是巨大。

  总之,南汉国内矛盾错综复杂。霍峻北伐徐淮的顺利,从政治意义上而言,让那些淮泗士人愈发倾向北伐,而在淮泗士人的团结安抚下,江左士人亦能跟随从之。

  糜竺与糜皇后非常关注徐淮战事的动静,他们深知此战如果能得胜,

  请收藏:https://m.bqgm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