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941章 草原战略_大唐:李世民求我造反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得多!即便是抛开荒漠区域,可放牧的面积都要远远超过后世的内蒙总面积。

  如此广袤的总面积,目前安置的总人口数量,考虑到未来的室韦和契丹一起加上也不过二百多万人口而已。

  所以,分配牛羊的数量是采用大概统计薛延陀的整体牛羊数量,然后除以薛延陀的总人口数量,得到平均每个牧民可以拥有多少只牛羊。

  再参考草原上养活一个人需要多少只牛羊来计算,再进行分配。

  根据目前前期契苾何力他们在草原四处鼓动这些贵族前往长安,然后顺便进行人口和牛羊马匹大概统计的之后得出的数据,草原上养活一个人所需要的牲畜大约12只,其中羊8只,牛2头,马2匹。

  这些牲畜所产的奶制品,以及它们身上的附属产品大概可以养活一个人。

  当然这个数字肯定是有出入的,李恪他们采用的是平均计算数字,但实际上草原上的牧民所拥有的牛羊很多都是贵族的,他们是无权处理的。也就是说,让一个牧民活着的牛羊数肯定是要远远少于这个数字。

  不过没有比对哪来伤害?没有对比,怎能归心?所以目前薛延陀分配的人均牛羊马数量总数是按照15只来分配的,一户牧民按照5个人计算的话,就是75只牲畜。

  而宣传的政策里面是免税五年,5年之后,给朝廷缴纳税收是按照每年缴纳牛羊的崽数来缴纳的。而缴纳牛羊崽数也远远低于原本突厥人的税收标准。

  要知道,突厥可汗之前征税方式是直接按照牲畜的数量抽一,抽的可不是崽子,而是成年的牛羊。而现在大唐朝廷则是征收羊羔,或者是牛犊就行。

  并且如果当地的牛羊分配,不足每个人15只的话,少一只在五年之后缴纳税收就少收两只的税收,并且少缴纳两年的税。

  所以,当整个政策下来,可以说这些牧民瞬间对自己的大唐人身份没有了任何意义。

  大唐不要他们的牛羊,还给他们分配牛羊,甚至将所有的草场都分配给他们牧民自己,日后这些草场就是他们的。

  并且这些草场都会登记在册,并且还会教导他们如何轮牧草场。并且帮助指导他们盖羊圈,建立村庄,建立固定的生活地点。

  这样好的首领,什么时候见过?他们听都没听过!

  这还犹豫什么?可汗?可汗是什么?以后我们就是大唐的草原上的牧民!

  一个个的牧民部落不断的开始聚集,他们聚集之后,会在草原上形成一个个乡镇,直到最后随着草原上经济的繁荣,再形成一个个大城市。

  然后以这些永久性的城池为固守点将整个大唐北疆的草原连接起来,控制起来,直到这里再也不会产生动乱为止。

  同时这些前往各地的政委也开始做跟自己在青海那些同僚相同的工作,那就是一个村庄一个村庄的进行诉苦会。

  这些诉苦会不仅仅是让他们看清楚这些突厥贵族吃人的本质,更重要的是,这些诉苦会所带来的故事会都总结起来,然后登记在册,接着将来在给这些牧民下一批孩子教育的时候,这些贵族如何欺负当年牧民的故事,都会告诉他们。

  同样,后续会有一个个的专业剧团根据这些诉苦的故事改编成为一个个剧目在草原上一个个牧民形成的乡镇上免费演出。

  嗯,殿下说,这叫心连心慰问团。

  请收藏:https://m.bqgm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