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11章 狭路相逢勇者胜_1850再造中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直反对给湘军装备洋枪。他不是不想装备洋枪,而是知道这玩意太花钱,湘军士兵短期内又掌握不了射击要领。

  相反,曾国荃长期在前线带兵打仗,对革命军的步枪、火炮印象深刻,极力主张装备为湘军装备洋枪洋炮。吉字营和楚军,都是湘军洋枪装备率较高的部队。

  现在,两军骑兵相接,开始白刃战,仿佛又回到了冷兵器时代。

  革命军的骑兵,已经完全抛弃了长矛,以马枪、刺刀、马刀为制式武器。

  马枪与步枪不同,枪身更短。为马枪配备的刺刀,长度较步枪刺刀更长,基座比步枪刺刀更加厚重。不过,革命军骑兵拼白刃战,更喜欢用马刀。

  在冷兵器时代,长矛重甲的骑兵堪称是战场的大杀器,也是各国军队的杀手锏。在中国,手持弓箭、长矛的草原骑兵,更成为历届中原王朝的梦魇。

  但到了近代,随着火枪火炮的流行,装备火枪火炮的步兵,重新成为战场主角。骑兵日渐沦为辅助兵种,作战职能边缘化,笨重的长矛反而不便于骑兵的快速机动。

  因此,到了十九世纪后半页,各国骑兵相继淘汰了长矛,改用更为轻便的马枪、马刀为武器。

  在杨烜的坚持下,革命军率先放弃了长矛,改用马刀、马枪为制式武器。遇有白刃战,骑兵在马枪上安装刺刀,或直接使用马刀。

  轻便的马刀在骑兵冲锋时有着极佳的效率。只要战马在奔腾,骑兵就可以借助战马的速度,不需要大力挥舞马刀,仅手持马刀向外掠出,就能轻松收割敌兵的性命。

  两军相接,很快厮杀起来。革命军骑兵人少,却毫不相让,与吉字营厮杀在一起。

  刚开始时,革命军刀术精湛,马刀轻便,刺刀精利,略占上风。十几分钟后,两军完全纠缠在一起,吉字营人多,不时使用来复枪偷袭,革命军伤亡不断扩大,阵线动摇。

  郑成钊见状,骑马来回奔走,极力稳住阵脚。突然,一发子弹击中郑成钊肩膀,巨大的冲击力使他跌落马下。两名亲兵立即上前,救起郑成钊。

  郑成钊忍住巨痛,草草包扎了枪伤,止住了流血。亲兵要护送他返回后方,郑成钊喝道:“我要留在阵地上。我只要不死,就决不退却。”

  他再次跃上马背,手持马刀,来回招呼部下,宛如关羽再世,异常神勇。

  这时候,两边的骑兵已经完全纠缠在一起,在原地互相砍杀。革命军的陆战队员、吉字营的步兵,也都冲杀到一起,各不相让,展开了残酷的白刃战。

  革命军官兵训练有素,但弹药已尽,只能靠勇气与敌人短兵相接,尽可能地与敌人纠缠在一起,影响湘军发扬火力。

  吉字营乃是穷寇,得了曾国荃的犒赏,人数上占有优势,又有火枪的加持。不过,连日战斗,吉字营从半壁山撤

  请收藏:https://m.bqgm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