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603章 西北方略_1850再造中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左宗棠所说的烧夷弹,其实就是白磷燃烧弹。燃烧弹自古有之,唯有革命军的白磷燃烧弹威力过猛,敌军但凡沾染上,不死也残。

  这是一种并不人道的武器,可以粘附在人体和装备上燃烧,通常用于打击裸露或易燃目标,杀伤效果极佳。

  但对受伤方来说,白磷燃烧弹容易给受伤士兵造成巨大的身体和心理创伤。到了现代,国际公约已经明确禁止使用白磷燃烧弹。

  杨烜觉得,左宗棠说得有理。湘军毕竟也是汉人武装,日后必会归降革命军。到时候,看到一堆被燃烧弹灼伤的残疾军人,也是一件令人糟心的事。

  况且,兵法攻心为上。革命军的白磷燃烧弹已经对湘军造成了极大的震慑。湘军受到重创,战场主动权已经牢牢转移到了革命军手中。对湘军放弃使用燃烧弹,也并无不可。

  杨烜略一思索,说道:“季高此议极是,朕深以为然。只是,朕想与季高做个交换。若季高肯公开劝降湘军,朕可以下令放弃使用白磷燃烧弹,并公开做出声明。”

  左宗棠意识到,杨烜不自觉地自称起了朕。这正说明了他态度上的的某种变化,也使得左宗棠不由得肃然起敬,觉得杨烜是个从谏如流的明主。

  他慨然应诺,说道:“臣愿意公开劝降湘军。”

  一旁的黄冕赞道:“季高此举,活人无数,可谓功德无量。臣也祝贺皇上,得一宰辅之材。”

  黄冕夸左宗棠为宰辅之材,杨烜也对左宗棠礼遇有加,令他十分高兴。多次战败带来的挫败感,战场紧张形势造成的心理压力,此刻都一扫而空,左宗棠又恢复了往日的风采,变得十分健谈。

  左宗棠在两湖,有很多绰号。第一个是“二巡抚”,流传最广,意思是湖南有两个巡抚,明着是骆秉章,暗里是左宗棠。

  因为樊燮案,湖广总督官文参劾左宗棠,奏折中有几句歹毒的话,说是湖南“一抚两印”、政务由“劣幕把持”。“二巡抚”的绰号也流传得更广。

  第二个是“左都御史”。左都御史是御史台的长官,本与左宗棠风马牛不相及。

  清朝的巡抚,为了方便节制省内文武官员,一般加有两个官衔。其一为“右副都御史”,方便巡抚整饬吏治,参劾官员。其二为“兵部右侍郎”,便于节制省内绿营军官。

  左宗棠嫉恶如仇,好弹劾贪官污吏,又姓左,因此被人调侃为“左都御史”,意思是他虽为师爷,却比巡抚还要威风。

  事实也确实如此。左宗棠做师爷,骆秉章把巡抚的大印都交给了他。遇有奏劾,左宗棠经常不与骆秉章沟通,更不向他请示,自行发折,大权独揽。

  第三个是“左骡子”。这个绰号最先在燕京流传,是京官给他取的,意思是说左宗棠性格执拗,如同骡子,认准了的事决不后悔,

  请收藏:https://m.bqgm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