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98章 楚军军心已乱_1850再造中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他料定楚军已败,结局不外乎全歼、投降两种结局。于公于私,他都想促成楚军的投降,也为自己捞点功劳。

  革命军这边,对此也相当重视。第一军军长陈虹亲自部署此事,原本想派左宗棠的老朋友黄冕做使者。

  但杨烜认为,黄冕刚归顺革命军不久,性格宽和,不适合游说刚猛傲慢的左宗棠,改派刘松山为说客。

  刘松山原是王錱老湘营里的营官。几年前,老湘营在广西北部全军覆没,王錱及部下营官多战死。刘松山则归顺革命军,受到革命军的重用,如今已是步四师的主力团长。

  左宗棠自负有鬼神之计,轻易不肯服输。他正在中军帐内研究地图,策划集中全军精锐,从革命军重围中打开缺口。

  可以预想的是,革命军的包围圈相当紧密。左宗棠并不指望能够带领全军突出重围,只想带上蒋益澧、杨昌濬等亲信大将,以图日后东山再起。

  听说蒋益澧带来了革命军的使者,左宗棠神色冷峻,一口回绝了蒋益澧。他说:“芗泉,你我都是讲理学的人,就算打了败仗,也要讲气节。本部院受皇上恩典,宁愿战死沙场,也不愿侍奉二主。”

  一旁的金委员却久在左宗堂身边,知道他吃软不吃硬,劝道:“大帅,当年耶律楚材本是金国贵族,后来归顺了成吉思汗。他在金国藉藉无名,却在元朝大放异彩。

  “成吉思汗、窝阔台两任元主,皆对他言听计从,按照耶律楚材的意见,实施‘以儒治国’。是故元朝以异族入主中原,儒家文化却绵延不绝,中原百姓得到保全,此皆耶律楚材之功也。

  “大帅之才十倍于耶律楚材,见识又百倍于斯。唯独圣眷不隆,满人又妒才疾能,大帅在湖南秉公执政,却差点招来杀身之祸。

  “而中华帝国皇帝杨烜,最有识人之明。罗大纲、陈虹皆为天地会草寇,却得以担任方面之统帅。丁日昌一介佐杂小吏,竟能主政上海。

  “以大帅之才干、之识见,归顺帝国之后,必得杨烜重任。日后别说封疆,就是拜相、封侯都不在话下。”

  这话虽是劝降,也是恭维,把左宗棠哄得十分开心。他态度缓和不少,又习惯性地摸起了胡须。

  蒋益澧见状,知道左宗棠态度松动,说道:“大帅,革命军的使者是刘松山,曾在王錱老湘营里担任过营官。”

  蒋益澧刚出道时,便在王錱麾下效命。他作战勇猛,很快便受到王錱的赏识。彼时,王錱与曾国藩交恶,老湘营也受到曾国藩的打压。

  为蒋益澧着想,王錱把蒋益澧推荐到自己的老师罗泽南那里。罗泽南同样很赏识蒋益澧,把蒋益澧收为弟子。但蒋益澧与罗泽南大弟子李续宾不和,最终投入左宗棠麾下。

  刘松山加入湘军时,在王錱麾下效力,与蒋益澧做过同袍,彼此

  请收藏:https://m.bqgm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