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74章 江西战局_1850再造中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划,一边说道:

  “西征之前,我军在西线采取战略防守,步五师从湖北武昌撤至江西,在九江、湖口建立防线,在九江上游的江西瑞昌、湖北黄梅建立了防御前沿。

  “湘军则集中全力,向我发起猛烈进攻。步五师奉命保存实力,从黄梅、瑞昌节节后退,直至九江。九江为东南腰肋,乃两军拼死相争之地。

  “步五师死守九江,湘军则在九江城外布置重兵。两军交战数月,互有胜败。湘军久攻不克,攻势暂缓,亦开始在黄梅、九江构筑防线,防止我军反击,抄袭湘军后路。

  “特别是,我军发起西征以后,步一师、步四师攻势凌厉,湘军颇感忌惮,亦开始顾及后路,不再猛攻九江。”

  步五师是由太平军整编而来的军队,能以一师之力,挡住湘军的进攻,确实难能可贵。一方面,是因为革命军整编有力,对太平军实施了有效的改造。另一方面,师长林启荣擅长防守,已为全军所公认。

  杨烜说道:“第二军战线较短,罗大纲已经兵临衡阳城下。第一军战线较长,却同样已经肃清皖北、皖南,占领了整个安徽。

  “情报显示,湘军内部发生了很大的分歧。有人主张撤出江西,全力保卫湖南、湖北。两湖为湘军根本之地,对于湘军来说绝对不可有失。

  “我们原本设想,以江西为主战场,逼迫湘军在江西与我决战。但湘军已有撤退的迹象,我们也应当调整计划,争取截留湘军。

  “有人建议,不妨放弃九江,引诱湘军东下。陈虹,你怎么看?”

  陈虹思索片刻,直言不讳地说道:“放弃九江相当不妥。太平军夺取九江后,杨秀清把九江视为‘根本紧要之地’,大力经营九江。

  “我军收编太平军后,同样为防守九江付出了重大的牺牲。如果现在主动放弃九江,全军上下都不理解,对军心士气相当不利。

  “况且,有人建议放弃九江,无非是想让湘军东下,方便我军与湘军决战。以当前形势看,我强敌弱,我快敌慢,湘军已经领悟到我军的实力,不一定会上套。

  “况且,皇上一直说,兵怎么练,仗就怎么打。想当年,皇上带我们打仗,往往出奇制胜,令敌人防不胜防。最奇者,莫过于直插敌后,以海军取敌要害,断敌后路,再以陆军灭敌主力。

  “湘军虽比八旗、绿营强,却仍是旧式军队的路数,并非我军对手。愚以为,我们不必示弱于敌,而应调集重兵,积极与湘军决战。我有上中下三计,可供皇上斟酌。

  “上计,莫过于遴选精兵,袭取武昌。武昌是湘军的大本营,也是湘军粮草弹药汇聚之地。一旦我们克复武昌,湘军后院起火,必将不战自乱。

  “中计,则保守九江,派精兵进取南昌。南昌为江西省会,一旦为我所有,则江西必将易帜,归入帝国版图。而江西与湖南唇亡齿寒,江西一失,湖南动摇,湘军军心亦将动摇。

  “下计,则放弃九江,寄希望于湘军东下,在九江、湖口与湘军决战。若湘军上套,自然最好。若湘军不上套,我军又要反过来收复九江,纯属画蛇添足。”

  上计过于冒险,但收效最大。中计最为稳妥,但将拖延战争时间。下计最是保守,相对被动,相当于把战场主动权拱手让给湘军。

  李鸿章所给出的建议,其实就是陈虹的下计。他对革命军的实力估计不足,故给出了这种建议,其实并不为杨烜所喜。

  杨烜思索片刻,说道:“朕取上计。通知各部队,十日内做好远距离强行军的准备。第一军司令部连夜修订计划,明天中午前拿出计划初稿。”

  请收藏:https://m.bqgm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