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64章 剿杀苗沛霖_1850再造中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体捻军,服从师长的节制,奋勇杀敌,努力报效皇上。”

  谈及接下来的战事,张乐行极力主张进攻苗沛霖。苗沛霖做过捻子,熟悉捻军内部事务,以办团练起家,配合官军围剿捻军,穷凶极恶。

  这次捻军从雉河集突围,苗家军半道偷袭,给捻军造成重大伤亡。他散播谣言,拉笼策反捻军中意志薄弱者。捻军撤离雉河集后,他又派苗家军扫荡捻军大本营,逼迫小股捻军加入苗家军,抢掠捻军女眷,可谓罪大恶极。

  张乐行、龚得树等捻军将领,对苗沛霖恨之入骨,恨不得立即剿杀苗家军。

  张乐行认为,当前革命军新败清军,下一步无疑要围攻庐州,逼迫皖北的清军前来决战。要与清军决战,就得先剪除清军的羽翼,让广大地方团练置身事外,不要帮助清军守城。

  皖北的地方团练,数苗沛霖最为凶悍,实力最强。若革命军先剿杀苗沛霖,胜保不见得会救他。除掉苗沛霖后,其他团练定然不敢再轻举妄动。那时候,革命军再攻庐州,逼苗沛霖决战,就会更加轻松胜利。

  赖文光同样主张先打苗沛霖,说道:“相比于胜保,苗沛霖力量更弱,祸害皖北最甚,皖北百姓对他恨之入骨。除掉苗沛霖,革命军可以更好地收服民心,平复皖北。”

  杨田虚心纳谏,决定调整部署。他调令一个步兵团,加骑兵团,再加张乐行的骑兵旅,直捣苗沛霖的老巢-寿州。因寿州濒临淮河,杨田还从洪泽湖调来两艘蒸汽战舰,以防苗沛霖的水师战船。

  革命军大军压境,苗沛霖慌作一团,派遣使者向杨田请降。杨田假装答应,却统兵继续向寿州进发,将苗家军在寿州城外的东津、九龙、双桥、菱角等据点一一荡平。

  大军直逼寿州城下,苗沛霖派人向袁甲三、胜保、翁同书等满清大员求救,却无一人愿意出兵救他。

  革命军另外派兵进攻庐州,庐州远比寿州重要,胜保全力保卫庐州,根本就无力支援苗沛霖。

  至于袁甲三,则与苗沛霖颇有过节。当年,苗沛霖与寿州团总孙家泰有隙,派兵围攻寿州,搅乱皖北局势。袁甲三为安抚苗沛霖,派人捉拿孙家泰,投入监狱问罪。

  没想到,苗沛霖得寸进尺,直接派兵进攻寿州,非要杀孙家泰不可。孙家泰不愿受辱,在狱中服毒自尽。

  而苗沛霖并未退兵,反而攻破寿州,夺寿州为苗家军大本营。又把孙家泰全族屠杀殆尽,把城内曾经抵抗过苗家军的大户人家尽数屠杀。

  孙家泰曾任京官,孙家是寿州大族,科场兴盛,很多子弟在满清做官。

  (孙家“一门三进士,五子四登科”,其族弟孙家鼐还是咸丰九年的进士,死后被谥为“文正”,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被谥为“文正”的大臣。)

  孙家泰与安徽巡抚翁

  请收藏:https://m.bqgm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