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59章 平复皖北_1850再造中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林绍璋率残部退往滁州。

  太平军的说法是:

  杨秀清命命令朱锡琨与黄益芸统军,支援北伐,算是北伐军的援军。朱锡琨从浦口登陆后,走错路误入六合县,宿营城外。二更时分,营中失火,引发火药爆炸,将士死伤过半。

  朱锡琨、林绍璋从大火中冲出,侥幸逃得性命。其中,朱锡琨率部追上北伐军,林绍璋则引军撤回天京。后来,东殿大将在北伐战场上凋零殆尽,杨秀清想起了林绍璋,对他委以重任,最终酿成湘潭之败。

  不管怎么说,太平军在六合县遭遇了重大损失。清廷闻讯大喜,升温绍原为江宁知府。太平军则对温绍原恨之入骨,屡次围攻六合,都被温绍原击败。

  六合位于江北,属于江宁府,距南京不到百里路程。太平军兵马动辄数十万,却连一个小小的六合县都攻不下,足见温绍原的本事。

  步一师经略苏北时,顺利攻下六合县,逼降温绍原。师长杨田爱惜人才,把温绍原罗致军中,授以参谋之职。

  温绍原在六合任职多年,是湖北江夏人(今武昌),对苏北、皖北、武昌的情况很熟悉。这次西征,杨田对他很是倚重。

  温绍原侃侃而谈,说道:“要想破局皖北,就得剿抚并用。区分清军、团练、捻军,根据实际情形,或剿或抚。

  “清朝方面,在皖北有胜保、翁同书、袁甲三等大臣,彼此不服。胜保为钦差大臣,地位最尊,但此人志大才疏,嚣张狂悖,目中无人,刚愎自用,与袁甲三、翁同书面和心不和。

  “胜保为满人,苏完瓜尔佳氏,雄傲一时,手下有不少满洲马队。他是满人将领中少有的能员,很受咸丰的宠信,不大可能投降我军。

  “步一师在皖北,要优先打击胜保。胜保的马队,是皖北清军的支柱。胜保一倒台,皖北清军就会崩溃,局势将为之一变。

  “翁同书是安徽巡抚,驻节庐州。常熟翁氏是个大族,翁同书的父亲翁心存,在清廷中担任吏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兼翰林院掌院学士,充上书房总师傅,很得咸丰宠信。

  “翁家诗书清贵,翁同书文章做得好,字写得好,却根本不是当巡抚的料,更不能应付皖北这样错综复杂的局势。眼下,他正为苗沛霖的事大伤脑筋。”

  苗沛霖以团练起家,事实上割据一方,官府莫敢过问。这两年,革命军攻占苏浙,太平军退出皖北。苗沛霖则趁机接受钦差大臣胜保的招安,被保举为总兵。

  苗沛霖居心叵测,在皖北招兵买马,逐渐坐大,寿州、蒙城等十几个州县,已经成为苗沛霖的地盘。当地的清朝官吏宛如苗沛霖的属吏。

  苗沛霖不臣之心渐显,把“淮南称王”挂在嘴边,确立了“高筑墙、广聚粮、先灭贼、后称王”的方针。

  翁同书身为巡抚,既不能节制

  请收藏:https://m.bqgm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