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526章 除霸清害_1850再造中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身在白鹭洲公园义务劳动,杨烜最关心的还是“新首都计划”和“爱国卫生运动”。

  趁着劳动的间隙,杨烜向刘旻虎了解情况,问道:“新首都计划和爱国卫生运动要同步展开。你是南京市委主任,要为全国树立好样板。你有什么思路?准备从哪方面着手?”

  刘旻虎与政务卿陆雨晨已经有过充分的沟通,胸有成竹地说道:

  “皇上,臣的思路很简单,就是严格执行新首都计划和爱国卫生运动方案,不打一丝一毫的折扣。有条件,要尽快上;没有条件,要创造条件上。”

  杨烜对刘旻虎的回答很满意。帝国已经拥有一亿多人口、一百多万平方公里土地。在当前通讯并不发达的情况下,必须加强各级的执行力,才能确保政策不走样。

  杨烜赞道:“说得好。国民政府共有政务院、省(特别市)、府、县、乡五级政府。省一级承前启后,政策执行稍微走样,到基层就会面目全非。

  “有人认为,下级对上级的政策执行,能达到百分之九十,就足够好了。这其实是坐井观天。如果每一级都执行百分之九十,到乡这一级,就只有百分之六十五点六了。

  “乡之下,还有村。村民自治委员会都由农民组成,农民对政策理解不深,甚至鲜有识字者。村一级执行政策,如果按百分之九十计算,只剩百分之五十九,连及格线都达不到了。

  “南京是帝国的首善之区,要给全国做好榜样。国人包括洋人,都很关注新首都计划、爱国卫生运动。你要坚决执行国家的计划,先探索出几个切入点。譬如这个白鹭洲,搞得就不错,民众反应很热烈。”

  切入点自然是有的,只不过要一步步来。刘旻虎心里已经有了主意,说道:“建造新首都,我觉得应该首先除霸清害,改善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提高老百姓的健康。”

  杨烜眼前一亮,觉得刘旻虎的切入点很接地气,便示意他详细解释一下。

  霸有四霸,害亦有四害。在满清治下,官府懒政怠政,对百姓生活漠不关心。在晚清各大城市里,围绕着居民生活所需,往往形成四霸,即粪霸、水霸、船霸、米霸。

  所谓粪霸,是指霸占某片居民区“采粪权”的恶霸。古时没有排粪管线,上至王公贵族,下至升斗小民,家里都是旱厕,需要定期清理粪便。

  在化肥发明普及之前,人畜粪便是农业生产的主要肥料。城市居民的粪便,也就具有了回收价值,形成了一道粪回收、加工产业链。

  大致在明朝中叶,国内人口暴增,城内开始出现了掏粪工。到了清初,掏粪已经形成产业,每个城市都有掏粪工的身影。

  在很多城市里,粪霸垄断居民的采粪权。掏粪工要向粪霸“孝敬”保护费,才能到这片地区采粪。

  不同地区有

  请收藏:https://m.bqgm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