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521章 新首都计划_1850再造中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金或者是免租金的形式,为困难市民、技术人才、知识分子提供住房。

  贯通六大功能区的,则是由四种道路组成的交通网。交通网大致成方格形,由干道、次要道路、环城大道、林荫大道四种道路组成。

  干道联通南京城各大地标,林荫大道则主要沿城墙、秦淮河规划。

  为便于交通出行,决定仿照广州,将南京各处城门的门洞由一个增加至三个。各城门二十四小时打开,不再像满清时代那样定期开闭城门。城门派驻警察维持交通秩序,但不对来往行人进行检查。

  四种交通要道(铁道、运河航道、干道、次要道路),如果需要通过城墙,一律将城墙打通。

  在晚清,各大城市多缺少树木,城外山冈亦多光秃秃的。因为晚清百姓使用木柴作为燃料,靠近城市的树木都被大量砍伐。

  在“新首都计划”中,政府将号召市民广为植树。煤炭将取代木柴,成为城市居民燃料来源。

  在市政基础设施方面,“新首都计划”还对排水道、公共厕所、煤气路灯、公共马车、热水供应等做出了详细的规划。

  “新首都计划”第一次提出了“公园”的概念。市政府将出资修葺一批公园,供市民免费游玩。其中最引人瞩目者,则为白鹭洲公园。

  该园最早是明朝中山王徐达家族的别墅,又被南京人称为徐太傅园、徐中山园。园有原有烟雨轩、春在阁、小蓬莱等景点,大多毁于战火。

  不过,白鹭洲公园东倚明城墙,西靠城隍庙,依城傍水,地理位置绝佳。“园虽废,然垂杨春媚,芦花秋飞,雉堞近环,钟山远矗,小池倒浸,塔影宛然,颇得野趣”。

  因此,有人献议大力修葺白鹭洲公园,作为皇帝行宫。杨烜谢绝这一提议,坚持将其改为公园,供全体市民游玩。

  为了纪念革命军阵亡将士,决定修筑一处大型革命公墓。革命公墓全部建筑都按中国传统建筑形式设计。

  不过,中国传统建筑大量使用巨木。特别是梁、柱等重要结构,只能选用花梨木、檀香木,甚至是价格惊人的金丝楠木。

  也因为这个原因,历朝历代每当大兴土木,耗资巨大,往往需要从西南深山,甚至是南洋搜购巨木。

  “新首都计划”决定大量使用钢筋水泥等现代材料,以代替巨木,提高建筑效率。

  大家审议过“新首都计划”,唯独对政治区的规划存在分歧。有人主张将政治区设置在明故宫一带,但杨烜坚持把政治区设置在城外紫金山南麓一带。

  据估计,未来南京人口将突破两百多万。把国家机关设置在旧城外,可以缓解城市拥堵,亦可摆出一副相对超然的姿态。

  请收藏:https://m.bqgm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