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15章 哭别柏葰_1850再造中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镇定,对惇王说道:“王爷,区区贱躯,何足叨扰王爷?”

  惇王凄然一笑,说道:“中堂官居一品,名声播于四海,不过在科场案中受了连累。有人定要加罪中堂,本王不服,却不能使中堂免辱,实在是惭愧。”

  这话说得相当委婉,令柏葰颇感意外。想不到,一向粗疏的惇王,竟也有如此细腻委婉的地方。

  柏葰相信,皇上一定另有恩典,故作轻松对惇王说道:“王爷美意,柏葰受之有愧。公道自在人心,孰是孰非,大家心里都有本账。”

  他转身对一旁的儿子说道:“你不必送我了。回去准备下衣物,以备长途跋涉。”

  按惯例,像他这种高官若是免死,一般都会改为流放,发往军台效力。这两年边疆事多,罪臣一般发往东北或者西北。

  流放边疆,行程数干里,路上可以慢慢走。但诏令一下,当天必须出城,在城外安息。若是准备不周,罪犯当晚就难免要挨饿受冻。

  柏葰的儿子同样很乐观,向惇王和柏蓊磕了响头,急匆匆奔往府中。

  宝可也凑了上来,向柏葰行礼。这多少有点出乎柏葰的意外。

  宝可是恭王的人。恭王于咸丰二年入值军机,才一年多功夫,就收揽了许多亲信。这其中,宝可无疑是恭王最信任的心腹。

  在肃顺的教唆下,咸丰亦对恭王产生猜忌,借口他在御前“失仪”,把恭王逐出了军机。

  自此之后,恭王一直韬光养晦。五宇号官钱案爆发后,恭王被肃顺整得灰头土脸,闭出不出,以避闲言。

  恭王失势,宝可也颇为收敛。如今,他却在这熙熙攘攘的菜市口,公然与柏葰道别。这在官场看来,岂不是恭王在向肃顺示威?或许,恭王想借此机会,收集人心?

  不管怎样,柏葰都感谢宝可的好意,说道:“锐卿,你刚升任内阁学士。圣眷方隆,你不该在这里抛头露面。”

  宝可却只是凄惨地笑了笑,说道:“中堂清廉方正,公忠体国,不该得此结局。”

  柏葰心生疑惑,却仍然装出一副宠辱不惊的样子,说道:“雷霆雨露,都是君恩。我这次做主考官,实在是糊涂。竟有戏子中举,亦浑然不觉,实在是有辜君恩。”

  古代文人常以科举为最大荣耀。到了清朝,科举制度已经相当完善,政府明令五种人不得参加科教。

  第一种是冷籍。祖上三代无人考中科举,子孙不得再参加科举考试。

  第二种是胥吏的子孙。胥吏不分是书办还是捕快,子孙均不得参加科考。

  第三种是伶人的子孙。伶人是下等人,供人取乐。所谓“戏子无义”,子孙自然不得应试。

  第四种是丐户、疍户的后代。丐户并非乞丐,而是常年摆摊卖小商品的贩子。疍户以船为家,常年在水上打鱼或者贩卖水产品。

  第五种是奴隶和宦官、宫女

  请收藏:https://m.bqgm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