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80章 胡雪岩停船萨摩藩_1850再造中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本签订了同样的条约,取得了与美国相同的利益。中华帝国也不遑多让,与日本签订了《中日友好条约》,该有的利益一样没有落下。

  因此,中国的法币同样可与日本的银币自由兑换。美国铸造银币时,西班牙鹰洋流传已久,成为当时的国际通行货币。

  美元的成色、重量,与西班牙鹰洋相同。中国的1元法币银币,为了实现与美元、西班牙鹰洋的自由兑换,其成色、重量同样与之相同。

  胡雪岩离开杭州时,走的匆忙,只搜集到了十八万枚银币。其余三十多万两白银,仍是旧式白银。

  按国民政府政策,革命军每占领一地,有十八个月的货币过渡期,允许继续使用白银。胡雪岩就是要抢在这十八个月内,到日本国内换取廉价白银。

  第四,最重要的一点是,当时日本国内白银价格极贱。以黄金做参照物,日本国内金银比价为一比五,而国际通行的金银比价(以英国伦敦为准)为一比十五。

  这种巨大的金银比价差,再加上日本货币可与外国货币自由兑换,并可输出国外,为投机商人创造了巨大的套利空间,引发日本国内黄金大量外流。

  譬如,胡雪岩手上有四十万枚法币银币,只需把这些银币运到日本,在日本换成日本官方白银。按照同种同量原则,四十万枚法币银币至少可以兑换成一百二十万枚天保一分银。

  按照日本德川幕府的规定,四枚天保一分银可以兑换1枚天保小判(金币)。换算过来,就是5克白银兑换1克黄金。

  胡雪岩可以把一百二十万枚天保一分银,兑换成三十万枚天保小判。拿回中国后,按照国际金银比价,把天保小判兑换成中国法币,就是一百二十万枚中国法币。

  胡雪岩无需进行任何货物买卖,只需到日本兜一圈,四十万法币就能变成一百二十万法币。这其中的利润可想而知。

  (历史上,日本开埠通商后,许多欧美商人在日本进行金银套利、牟取暴利。此举加重了幕末日本的经济危机,促成了幕府的崩溃。)

  读着古应春的信件,胡雪岩心花怒放,仿佛船舱里的白银,即将翻成三倍一样。不过,他深谙人性,做事漂亮,不愿像欧美商人那样赶尽杀绝。

  对胡雪岩来说,做生意要细水长流,有钱大家一起赚。到日本兑换白银,即便有两倍多的利润,他也会让出一部分,让日本商人、从中撮合的掮客都赚到钱。这样一来,生意源源不断,利润才会源源不断。

  第三天,“靖波”号到达鹿儿岛。古应春已在此等候多时,随即雇佣了小船,单独登船与胡雪岩密议。

  好友相见,又是在异国他乡,胡雪岩和古应春都十分激动。但眼下两人担负着极大的生意,略作寒暄,就进入了正题。

  古应春开门见山,说

  请收藏:https://m.bqgm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