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58章 废除外国兵舰特权_1850再造中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此外,为避免此种悲剧再次发生,法国军舰不得自由停靠中国通商口岸。”

  外国兵船自由依靠通商口岸,严重侵犯了领土主权和国防安全。细究起来,实因满清官员糊涂、无能,以致于酿成此种弊政。

  英国人发动第一次鸦片战争时,并不奢望能在各个通商口岸停驻军舰。

  在南京条约谈判时,清朝代表耆英就向英方明确提出:“和议既定,永无战争。所有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止可货船来往,未便兵船游弋;

  “其五处之外,沿海各口,及山东、直隶、奉天、天津、台湾诸处,非独兵船不便往来,即货船亦未便贸易。均宜守定疆界,以其永好。”

  英国代表璞鼎查故意淡化这个问题,声称英国兵船只留“数只常行往来,以为管理货船”。

  耆英在满清贵族中向来以通晓“夷务”知名。为了早定和约,他故意回避这个问题,向朝廷建议英国在华“酌留兵船”问题,“由地方官查看夷情,相机妥办”,把此事推给了地方官。

  军机处亦糊涂,不仅不批驳耆英,反而批准了耆英的建议。

  在事后的中英《五口通商附粘善后条款》中,便有明确规定,英国“凡有此等接待官船到中国时,中国兵船不得拦阻”。

  至于英国官船是否是兵船,条约上故意含糊不清,为英国军舰冒充“官船”开了口子。

  自此之后,各国军舰便开始引用这款条约,自由往来通商口岸。

  到1844年中美签订《望厦条约》时,便明文规定美国军舰可以自由停靠通商口岸,并获得官船免税特权。

  由于满清君臣上下的无能、糊涂,外国军舰便逐渐取得了在中国通商口岸自由停靠的特权。胡适先生曾经批评中国人为“差不多先生”,真正是一针见血。

  归还战舰和战俘是一种非常友好的表示,这使得布尔布隆的态度软化不少。他说:

  “外国军舰可以自由依靠五个通商口岸,此事明文载于条约,哪能说废就废?再说了,中国海岸线广袤绵长,若不许我国军舰停靠五口,如何补充燃煤、淡水、食物,如何修葺船只?”

  杨烜有备而来,不假思索地说道:“补给问题,我们会提供若干个补给站,为各国军舰提供燃煤、淡水、食物、保养等服务。

  “补给站初定四个,包括交趾西贡、广东琼山、台湾高雄、江苏启东,基本可以覆盖帝国现有海岸线。但各国军舰前往补给站前,应提前派人通知,经允许后方可停靠补给。

  “除非两国交战,我们一般不会拒绝各国兵舰的补给需求。这项规定符合国际公法,为各国所遵行,布尔布隆先生应该能够理解,也能够体会到两国修好的诚意。”

  布尔布隆反驳道:“皇帝陛下,各国军舰之所以要靠泊通商口岸,除了

  请收藏:https://m.bqgm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