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449章 文要降,武要战_1850再造中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非常硬,是当今咸丰皇帝的亲弟弟、人称鬼子六的恭亲王奕䜣。

  薛焕担任上海道台时,顶住各方压力,遵照《南京条约》和《五口通商章程》,大力开发上海。上海由一个经济落后的小县城,迅速发展为经济繁荣稳定的商业大埠。

  (历史上,薛焕是中国最早的洋务运动先驱者之一,为西风东渐做出了突出贡献。)

  徐有壬很重视冯桂芬和薛焕的意见,询问他们和战的态度。

  冯桂芬并不言语,递来一封公函。徐有壬拆开一看,原来是苏州本地士绅写的联名信。

  信中,士绅们公开呼吁,要求徐有壬心念苏州城内百万苍生,不要为了一己虚名,伤及百万性命,毁及名城古迹。

  华夏的文字非常具有艺术性。这封联名信只字不提劝降的事,字里行间都透着劝降的意思。

  冯桂芬地位最低,理当率先表态。徐有壬先征求冯桂芬意见,说道:“景亭兄,你出身于苏州望族。对于苏州士绅的这封联名信,你怎么看?”

  冯桂芬非常仰慕明末大儒顾炎武。顾炎武被后世称为亭林先生,冯桂芬的号也为“景亭”,即景仰亭林先生之意。

  冯桂芬沉吟片刻,只说了一句话:“民心不可违。”

  徐有壬明白冯桂芬的意思,追问道:“景亭兄的团练怎么样,还能用吗?”

  冯桂芬苦笑一下,说道:

  “江南大营集中了全国绿营七八万精锐,他们不能抵挡革命军。依靠学生那点团练,还能有何作为?听说革命军大军压境,团练武装散去大半,没人敢主动言战。”

  徐有壬知道冯桂芬所说不假。冯桂芳的团练武装大多是吴县子弟,从未离开苏州打仗。指望他们死守苏州,基本上是痴人说梦。

  徐有壬非常失望,问薛焕道:“觐唐,你怎么看?”

  薛焕毫无顾虑,说道:“士绅想投降,军心已经涣散。咱们手上又没有足够抗衡革命军的力量,抵抗下去纯属徒劳无益。不如干脆请降,保住阖城百姓,也算是一件大功德。”

  听过这话,徐有壬大吃一惊。薛焕的后台是恭亲王奕䜣,他作此表态,是不是已与恭王取得了默契呢?

  徐有壬不由得想起了从京城里传来的流言:洋人支持恭亲王啦;咸丰吸食鸦片,与女戏子有染啦;咸丰顽固排外,与英法联军闹得越来越僵啦;兰贵妃干政啦;肃顺擅权啦……

  一个危险的想法涌入徐有任的脑海:也许,京城内部出现了分歧,有人开始主动寻求与革命军接触。

  这个想法一旦被点起,就在徐有壬的脑海中挥之不去。他叹口气,说道:

  “战不如降,晚降不如早降。大局走到这一步,我们也没办法了,准备与革命军接洽投降吧。”

  话音刚落,江南提督张国梁一身戎装,满面风尘,进入了签押房。听说文官们一致要求投降,张国梁义愤填膺,说道:

  “我张国梁虽没读过什么书,却也颇识忠义二字。你们要投降,我宁死不降!”

  请收藏:https://m.bqgm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