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41章 进逼湖州_1850再造中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守卫杭州比杨田预想中的要容易。其原因,除了清军战斗力弱、调动缓慢、畏葸避战外,还在于两江总督何桂清落井下石,有意阻挠江南大营增援杭州。

  何桂清出身卑微,父亲是个衙门里的仆役,本人却是个神童,十九岁就中了进士,是道光十五年这一榜中最年轻的进士。

  此人虽然出身卑微,却从小在衙门中耳濡目染,擅长钻营,笔下功夫也非常了得。做京官时,他就常常向皇帝上条陈,议论时事,或谈论军事方略,或针砭疆臣得失,居然讲得头头是道,很得咸丰的嘉许。

  1852年,何桂清提前结束守制,出任江苏学政。不久,太平军攻克金陵,江苏巡抚、布政使等官员死难。何桂清署理江苏巡抚,正式成为封疆大吏。

  他虽然年纪轻轻,却精明果敢,精力过人。在与洋人交涉、筹划苏皖一体防御太平军、为江南大营筹饷、办理团练等方面,何桂清都表现得可圈可点,屡受咸丰下诏嘉奖。

  一时间,何桂清“意气发舒,倚畀益重,甚负时望”。

  年纪才三十九岁,何桂清却已荣膺两江总督两年,官运比黄宗汉还要亨通。但何桂清颇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只会纸上谈兵,在军事上倚重一个名叫王有龄的心腹。

  这位王有龄虽是捐班出身,却精明强干,在军事上颇有见解,亦能贴合江南的实际。

  野史记载,何桂清的父亲是王有龄父亲手下的衙役。王父见年幼的何桂清聪明伶俐,便出资供他读书。何桂清与王有龄一起长大,颇有交谊。

  如今,何桂清发达了,自然要提携王有龄。几年功夫下来,王有龄也做到了江苏布政使,俨然已经具备出任督抚的资望。

  何桂清的如意算盘是:对罗遵殿见死不救,罗遵殿一死,他就保荐王有龄出任浙江巡抚。

  本是同年进士,何桂清竟对罗遵殿下此毒手。官场之险恶,真是甚于战场。

  (历史上,何桂清总督两江,对清军江南、江北两大营有调遣之权。太平军进攻杭州时,何桂清不肯救罗遵殿,使罗遵殿城破身死,王有龄顺利接任浙江巡抚。

  (而罗遵殿与湘军渊源颇深,何桂清等于说是一手害死了罗遵殿。这也使何桂清成为湘军的公敌。太平军二破清军江南、江北两大营后,大举兴兵苏浙,曾国藩拒不派兵增援。

  (当时,曾国藩的好友李元度因徽州兵败,正赋闲在家,便接受王有龄的邀请,私自募兵,试图进入浙江增援王有龄。

  (曾国藩对这种吃里扒外的行为非常愤怒,上书弹劾李元度,把李元度打回原形。何桂清兵败,逃往租界。朝廷念他是个能吏,有心为他开脱,却终被曾国藩弹劾而死。

  (何桂清兵败后,曾国藩终于如愿以偿,继任两江总督,节制四省军务。他坐视浙江巡抚

  请收藏:https://m.bqgm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