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25章 建号称帝_1850再造中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最能鼓舞人心。”

  陆顺德则说:“咱们入主天京,太平天国已经灭亡。大王建号称帝,正能振奋军心,一鼓作气扫除东南各省的清军、太平军。”

  杨烜沉吟片刻,说道:“称帝固无不可,但还得听听总司令部、政务院、资政院、大理院、都察院的意见。”

  陈玉成还要力争,李锐却听出了杨烜的意思,拖着陆顺德、陈玉成告辞,随即派出数艘快船,星夜驰往广州。

  中国传统劝进,常常三劝三却,方能体现被劝进者的谦虚和礼让。杨烜做事不囿常规,在这方面却不得尊重传统,以免贻人话柄。

  好在李锐办事非常妥当,很快便把消息传到了广州。这是件天大的好事,广州方面的总司令部、政务院、资政院等各大机构,接信后立即行动起来,修饰劝进表文,派遣使者。

  赶在1855年1月,总司令部、资政院等机构的使者汇集天京。经历三次劝进,杨烜正式建号称帝。

  定国号为“中华帝国”,定年号为“晟武”,采用二元制君主立宪政体。

  改天京为南京,作为帝国首都。在东南各省底定之前,各机构仍然暂驻广州。

  在历法上,帝国采用公历,以与国际接轨。为了兼顾传统,也为了与满清争夺正统,决定继续采用年号。1855年,为杨烜登基元年,即为“晟武”元年,以公历元旦为岁首。

  同样的,在地方政体上,帝国也略有改动,以示尊重传统,方便民众。地方政体仍采用省-府-县-乡四级政制。改南京、广州为市,直属于政务院,又称为“院辖市”,以示特殊。

  为提高国家认同、民族认同,定国歌、国徽、国旗。以《革命军进行曲》为国歌,重要场所皆需悬挂国徽、国旗,重大场合皆需奏唱国歌。

  册立伍菡为皇后,任命文武百官,为有功之臣加官晋爵。

  一人首次晋升公爵,最为引人注目,即为总参谋长冯可钦,被封为“靖国公”。

  有五人被封为侯爵,分别是革命军副总司令薛昊、资政院议长杨国琛、陆军司令陈虹、海军司令唐约翰、政务院政务卿陆雨晨。算上“定南侯”罗大纲,帝国已有六人被封为侯爵。

  一些在工业、商业、科技、教育等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人,也被封爵。这在中国历史上非常罕见,计有:

  暨南大学堂校长何寅,被封为子爵;丁日昌主持修建广三铁路,被封国子爵;江苏无锡人徐寿改良了无烟火药,被封为男爵;怡和公司总经理唐廷枢,大力拓展公司业务,被封为子爵……

  帝国军政高层不乏洋人,亦颇有洋人受封爵位。譬如,海军司令唐约翰被封为“海澄侯”,南洋舰队参谋长霍华德受封子爵,新教传教士、大法官马修,被封为男爵……

  登基之前,杨烜先谒明孝陵,祭祀明太

  请收藏:https://m.bqgm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